第174部分 (第1/4页)

得到自己想要的情报后,阿方索最后终于点头同意放孙平海他们离开,不过他们必须要向阿方索交一笔税收,因为按照阿方索的的解释,在他们的战舰到达马六甲港口时,这里就已经属于葡萄牙人的领土,孙平海他们的船在港口内停泊,自然要向他们交税。

对于阿方索这种解释,孙平海等人心中虽然大骂对方无耻,但表面却只能微笑着把钱交上,毕竟与船上的人和货物相比,区区一点税收根本不算什么,只要能把船安全的开走就行。

就这样,孙平海他们在多交了一笔税收后离开了马六甲港,本来有一部分是打算穿过马六甲海峡去印度的,但是现在看到马六甲这边马上就要开战,天知道无耻的葡萄牙人会不会在日后封锁海峡,因此他们也不敢再去印度,最后只能在南洋一带处理了货物,和孙平海他们结伴向大明驶去。

也许是看到大明商人的海船离开了,港口里其它国家的商人也看到了希望,他们也联合本国的商人一起去求见阿方索,希望可以离开港口,但是阿方索顾忌大明的实力,但却丝毫不怕其它的国家,因此对于这些商人的要求,一律予以回绝,甚至有几个商人因不服想要闹事,结果被阿方索命人轰沉了对方的船只,这下港口里的商人全都老实了,一个个也不敢再呆在船上,全都跑到马六甲城内避难,同时向马六甲王国施压,让他们快点把葡萄牙人赶走。

阿方索对于这次进攻马六甲城也有着出乎意料的耐心,他在港口外一堵就是大半个月,直到七月二十四日时,阿方索才组织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而且他还试图把战舰开到马六甲城旁边的马六甲河上,这样他就能直接用船上的火炮轰击马六甲城,但可惜没能掌握好当地的潮汐时间,再加上马六甲人依靠马六甲河上的大桥坚决抵抗,最后阿方索只能下令撤退。

不过第一次的失利并没有让阿方索灰心,在休整了半个月后,准备充足的阿方索再次组织了一次强大的进攻,这次他是志在必得!(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二章 等候时机的周重

马六甲城依海而建,不过它的主城区距离海边却有数里间隔,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防止当敌人从海上来攻时,他们能够在主城区前布下防御,避免让城市遭受太大的损失。但是马六甲城在建造时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旁边的马六甲河,海当潮汐上涨时,一些大船就能趁着这个机会进入河道,再配合火炮的射程,就能威胁到马六甲城的安全。

阿方索正是在上次试探中原现了马六甲城的这个弱点,所以在第二次进攻时,他将进攻的重点放在了马六甲河上,并没有急着去进攻港口的其它地方。

阿方索先是趁着潮汐上涨之时,指挥着一部分战舰进入马六甲河的河道,然后仗着火炮之利一路前行,并且很快占领了河上的大桥,这使得整条马六甲河的河道完全落入他的手中,马六甲人虽然组织了几次反攻,甚至还派出了王牌部队象兵,但他们的武器落后,在葡萄牙人犀利的火器面前,最后只能留下了一地的尸体,根本没有任何效果。

在成功的占据了马六甲河后,阿方索立刻组织船上的军队下船,除了少数的防守人员,大部分军队都被他投入到马六甲河的两岸,他们先是沿着河道前进,并且很快就到达了与河道相对的大清真寺,这里是马六甲王国的信仰中心,因此在阿方索占领这里时,遇到了马六甲人的坚决抵抗,自身也伤亡了上百人,花费了两天时间才完全占据清真寺。

阿方索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特别是在清真寺的上百人伤亡。更让他是十分心疼。毕竟他这次只带了一千五百多人的士兵,损失一百人对他来说,简直就像是被人剜掉了一块肉一样。

不过心疼归心疼,阿方索是个意志坚强的人,他可不会因为这点损失而退却,而且自身的伤亡只会让他更加愤怒,因此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他将这种怒火彻底的发泄到马六甲人身上。只要是出现在他们军队面前的马六甲人,无论军民全都会被他们杀死,虽然这样做会让马六甲人的抵抗更加激烈,但阿方索相信在自己绝对的实力面前,马六甲人根本没有任何胜利的机会。

而就在葡萄牙人与马六甲人在朝廷生死大战之时,在马六甲城东南方向,也就是马六甲海峡东端出口的北侧,这里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尖角,位置大概和后世的新加坡差不多,只是这里现在还只是一片荒地。根本没有任何人在这里居住。

不过就在数天之前,周重亲自带领的大军就从大明赶到了这里。然后悄悄的驻扎在这片荒芜的海滩上,平时除了派一些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