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 (第1/4页)

,到时他就可以过继过来做为太子,大明的江山也才能稳固下来。

听到这里周重也终于明白过来,难怪当初正德急匆匆的就给自己和王瑾萱赐婚,原来是想让他早点成婚早点有孩子。可惜他却不知道。正是他的一道圣旨。给自己带来了多少麻烦。幸好瑾萱是个豁达的女子,没有与周重计较太多,这才让周重的家中没有发生太大的乱子。

至于把儿子过继给正德,这点周重倒也不排斥,毕竟身为正德唯一的弟弟,传承皇位也是他的责任,而且就算儿子过继过去,那也依然是自己的儿子。日后做了大明的皇帝更是一件好事。

聊完了私事后,周重和正德很愉就聊到了公事上,特别是对于南洋的局势,以及葡萄牙人在世界各地的殖民行为,正德都十分的感兴趣,甚至他觉得周重和他说的这些帮自己打开了一面全新的大门,使得他的眼界更加宽阔。

“二弟,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正德忽然开口问道,这次他前来双屿港的内情只有他和张太后知道,谷大用等人虽然也知道一些。但肯定没胆子往外说,所以周重现在的身份依然是个秘密。

“皇兄。我觉得我的身份暂时还不要公开,依然做我的四海提督,这样我就能按照原来的计划一点点打破海禁,同时开发南洋和抵挡葡萄牙人的入侵,但若是我的身份公开出去,那么就只能被封为大明的藩王,根本不可能再外放为官了!”周重想了想忽然郑重的开口道。

其实周重主动提出不公开身份,继续做四海提督这个官职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因为之前有朱棣的例子,所以大明对藩王的防范十分严格,甚至没有皇帝的命令,各地的藩王连自己的封地都不能出,简直和坐牢差不多,更别说担任官职了。现在周重竟然自己提出依然想做手握重权的四海提督,在其它人看来,这就已经犯了正德的大忌了。

不过正德听到周重的话却十分高兴,大笑着拍着周重的肩膀道:“不愧是我的兄弟,连想法也和我一样,若是现在公开你的身份,恐怕最后只能成为一个窝在封地里的藩王,根本不能做朕的助手,而且海外的局势复杂,朝廷中除了你之外,我也实在找不出什么可靠的人管理海外的事务,所以暂时就委屈你一样,继续帮为兄打理海务,不但要解除海禁对朝廷的羁绊,也要为大明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财路来。”

说起海外的事务,周重忽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当下向正德开口道:“皇兄,我听说前段时间黄河又发大水了,沿河的几个州府都受了灾,不少灾民都开始向外逃散,不知道是否属实?”

黄河本来是中原大地上的母亲河,但是在唐宋之后,因为中上游树木的大量砍伐,再加上气候的变迁,到了明朝时,整个黄河已经成为一条吃人的猛兽,时不时就会发生洪涝灾害,两岸百姓是深受其害,今年黄河又发了一次脾气,冲毁了河堤和不少的农田。

听到周重提起国内发生的水灾,正德也不禁叹了口气道:“没错,上个月时黄河上游突降爆雨,结果到了河南一带变成了洪峰,一下子把河南府一带的河堤冲垮了,五十多万人因此而受灾,幸好当时夏收已经过了,当地的百姓手中还算有些存粮,朕又命人从南洋调集了一批粮食救灾,不过就算是这样,还是饿死了不少人,而且就算能救的了一时,但是接下来的夏种却是耽搁了,也就说,下半年的农户们将颗粒无收。”

说到这里时,正德忽然狠狠的一拍椅子道:“二弟上次送来的玉米和番薯虽然是高产的粮食,但今年却只能育种,根本无法大规模推广,否则朕哪里还会怕这场水灾!”

听到正德的话,周重却忽然嘿嘿一笑道:“皇兄不必为这些灾民发愁,我倒是有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只是不知道皇兄你有没有胆子做了?”

“哈哈,你竟然还学会了拿话激朕,朕倒是想听一听,你有什么一举两得的办法?”正德指着周重大笑着道,他和周重相处的融洽,并不仅仅是因为周重是他唯一的弟弟,最重要的是他可以感觉出来,周重从来没把他当成什么九五之尊,说话做事十分随意,和他谈话就像是两个相交多年的朋友,而不是什么君臣。

只见周重这时忽然收起笑脸,一副郑重的表情站起来道:“皇兄,刚才我已经向您介绍过南洋的一些情况,那里虽然气候炎热,而且森林之中多毒虫猛兽,但却物产丰富,别的不说,只要一个人勤劳一些,几乎就不用担心挨饿,粮食水果几乎是多的吃不完,而且我们大明想要完全控制南洋,光靠军队是不行的,必须还要有大量的人口,刚好我们大明现在天灾不断,所以不如就将那些灾民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