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 (第1/4页)

容易才争取来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所以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

倭国经过多年的征战,国内的物资困乏到了极点,就算是一方的大名,手中能够动员的兵力也不多,比如像细川氏这样控制着倭国中央权力的大家族,最多能够动员的兵力也不过在两万人左右,这次为了对付足利氏,细川氏竟然一下子派出五分之一的兵力,本来细川高国还想调集更多的兵力,但是现在道路难行,调集军队很困难,另外其它的城池也需要军队防守,所以最后只能作罢。

双方已然是死敌,根本没有任何和解的可能,所以在双方的军队赶到交战的小平原上后,彼此的将领立刻命令手下的军队出击,结果在这片冰雪还未完全融化的平原上,两支军队狠狠的撞在一起,激起一片片血色的浪花。

细川高国在事前认为自己已经足够高估了足利义材,在他看来,对方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五千军队,这些新兵就算是装备上足利一辉搞来的大明武器,恐怕也无法与真正的百战精兵相比,所以他觉得自己派出的四千军队已经足够将足利义材打回原形,只要没有了足利义材这面招牌,那么田山铙波多野氏也不会与自己死战,顶多打上几场后,大家都占不到便宜,又担心被别人占了便宜,最后只能罢兵言和。

但是细川高国却低估了足利义材的决心,也低估了足利义材为摆脱傀儡身份而做出的努力,他这些年忍辱负重的积蓄力量,手中早已经调教出像波多野秀乡这样的优秀将官,甚至在逃出京城时,哪怕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最心爱的儿女被杀,也要把这些优秀的手下带出京都,最后这些人都成为他军中的骨干,也正是有了这些人做骨干,再加上严酷无比的训练,以及周重提供的武器装备,使得足利义材手中的军队并不像细川高国认为的那样不堪一击。

细川高国对足利义材的轻视,也传染给他手下的将领,比如这次带兵的正是细川高国的一个儿子,这个骄傲的年轻人和他父亲一样,都坚定的认为自己手中的四千精兵完全成可碾压足利义材的军队,结果在开战之时他才发现,足利义材的军队远比自己认为的要强悍,甚至在战争刚一开始,自己一方已经露出几分溃败之势。(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 战后的影响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特别是在冷兵器时代,当两支敌对的军队在战前花费大师的时间和精力,做出自己认为已经十分充沛的准备,然后在战场上爆发铁与血的冲突,将之前的准备在一瞬间爆发出来,就像是烟花一样,那种场面虽然壮丽,但也残酷的让人发指。

足利义材和足利一辉为了自己家族的崛起,两人为此做出无数的努力,足利义材忍辱负重,两次被废掉将军之位,依然痴心不改的为家族的复兴积累力量。足利一辉出走海外,赤手空拳开辟了另外一片天地,但为了得到大明的支持,毅然放弃了好不容易才积累下的商会,回到倭国重新开始,以此来换取了急需的各种物资。也正是有了足利义材和足利一辉这些年的努力,这才使得早应该被淘汰掉的足利家族重新焕发出一种别样的光辉。

信贵山城之战,可以看做是足利家族的崛起之战,足利义材与足利一辉亲率五千精兵,与细川氏的四千精兵在城外展开决战,由于细川氏太过自大,在兵力不占优的情况下主动出击,结果在战争一开始就落入被动,足利家族的军队远比细川氏预料的要强大的多。

在战争刚开始时,足利义材就亲自指挥着五千军队与细川氏的大军混战在一起,由于人数和装备上的优势,使得足利军在刚开始时就占了上风,竟然一步步的将细川氏的大军压缩到一片不大的区域,虽然这时细川氏的大军依然有反败为胜的可能,但可能性实在太小了。若是换做一个明智的将领。肯定会第一时间选择撤退。毕竟在这种情况下,再打下去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亡,不如及时退却以求后效。

但十分可惜的是,这次带兵的是细川高国的一个儿子,而且这个家伙急于想向父亲证明自己的才能,可是现在却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军队落入下风,这让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所以哪怕看到战场上出现对自己不利的局面。他依然紧咬着牙死战不退。

遇到这样的将军,是细川氏的不幸,但却是足利氏的大幸,足利义材在兴奋之下,命令后方的所有军队全部压上,甚至还动用了从周重那里花了天价买回来的两门火炮,虽然他知道这两门火炮的威力其实并不大,但它们在战场上造成的威慑力量却是十分强大,至少当火炮的炮弹落到细川氏的军队中时,立刻引起对方军阵的一片骚乱。毕竟这可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