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 (第1/4页)

“嘶~,难道说……难道说这件事是陛下在背后操纵?”杨廷和这时才倒吸了口凉气,然后有些不可思议的开口问道。

“嘿嘿,是不是陛下在背后操纵我也不清楚,但是我却知道,这件事一定和那位年轻的四海总督有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果然是好手段啊!”李东阳冷笑了两声道,之前他对周重还是很有好感的,但是这段时间以来,他却觉得正德对周重太过骄纵,而且周重手中的权力也太大了,对此周重好像也没有丝毫的觉悟,依然在海外我行我素,这让李东阳对周重的印象急转直下,直到朝鲜这件事发生后,更是让李东阳对周重有些不满。

“周重?又是他!”杨廷和听到李东阳的提醒,也终于醒悟过来自语道,“难怪他之前忽然擅自将四海总督会暂时从双屿港迁到了威海卫,估计就是为了就近的控制朝鲜的变局,而且遍观整个大明,也只有他这个四海总督才有权铸造火炮,而且也只有他可以一次性的动用那么多的火器却不必向朝廷上报。”

杨廷和之前对周重的印象就不太好,总觉得这个年轻人是因为正德的宠信,再加上运气好得到了番薯和玉米这两种逆天的作物,所以才得到现在的高位,实际他的才能却与现在的地位不匹配,而且他也觉得周重手中的权力实在太大了,已经让朝廷有些无法制约的感觉,现在更是擅自插手朝鲜的内政,实在是胆大之极。(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二章 朝鲜内附

李东阳和杨廷和虽然猜到朝鲜的事情与周重脱不了干系,但是他们却不敢把这件事传出去,毕竟周重不是普通人,而是大明的总督,若是让人知道他擅自插手朝鲜的内政,甚至这件事很可能还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同意,那到时也会让朝廷的颜面受损,所以他们虽然明知道朝鲜内附的事情有问题,却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不过朝鲜内附这么大的事情,朝廷自然不能草率从事,特别是对于朝鲜第一次上交的请求内附国书,这是绝对不能同意的,毕竟连皇帝禅让都要让三次,一个国家并入大明这样的事虽然比不上皇位的传承,但至少也要让上两次才行,所以朝鲜请求内附的国书被退回去了,不过紧接着朝鲜的第二封国书就又送了上来,并且还是由李安良亲自送过来的。

豹房的正殿之中,正德正在召见千里迢迢从朝鲜赶到北京的李安良,另外李东阳和杨廷和、刘忠、梁储等内阁大臣也都来了,毕竟他们对于李安良这个打下了整个朝鲜,并且还主动向大明请求内附的人十分感兴趣。

李安良上到大殿,对着正德行过大礼之后,只见正德这才笑呵呵的道:“李安良,你不必多礼,朕听说你因为不满之前朝鲜国王的统治,这才一怒兴兵,最终这才打败了其它的几路叛军,统一了整个朝鲜,不过你为何要将朝鲜内附到我大明?”

正德其实对朝鲜内附的原因最清楚不过,毕竟这件事周重早就和他交待的一清二楚,甚至那些派到朝鲜的大明官员。也都是他吩咐锦衣卫去找来的。不过在今天这种场合。他却只能装糊涂,毕竟要是让李东阳这些内阁大臣知道,恐怕自己这个皇帝也会吃不消。

“启禀陛下,草民其实并不是朝鲜人,而是辽东的汉人,当初因为一些变故这才逃到朝鲜,然后在朝鲜居住了十年,也在那里娶妻生子。这次朝鲜内乱,草民家中也受到波及,最后甚至连饭也吃不上了,万般无奈之下,这才选择了造反,草民仗着以前读过一些书,比那些朝鲜人多了些见识,这才能够打败所有人,最终统一了朝鲜,不过臣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个汉人。所以在统一朝鲜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求内附大明。这样草民就能再次成为一个大明人了!”李安良一脸义正言辞的道。

听到李安良竟然是个汉人,这让李东阳等人都十分的惊讶,但是接下来李安良的话却让他们差点把鼻子给气歪了,李东阳他们可都是在官场上打滚多年的人精,根本不会相信李安良仅仅是因为自己是汉人,就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朝鲜合并到大明的鬼话。

其中李东阳和杨廷和已经猜到,这个李安良恐怕仅仅只是平安军表面上的傀儡,至于真正控制平安军的人,恐怕就只有那位年轻的四海总督了。而刘忠和梁储等人虽然不知道周重插手朝鲜的事,但是他们凭着自己的直觉,也觉得眼前这个李安良肯定有问题。

不过相比李东阳他们的怀疑,正德却是一脸感动的道:“李卿在外流浪多年,竟然还能心怀故国,打下偌大的领土竟然毫不犹豫的送给我大明,真有古之义士的遗风,实在是让朕也为之感动,即如此,那朕也不好拒绝你的好意,我大明就勉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