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 (第1/4页)

总督的职位与巡抚相当,其实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域,只不过巡抚一般都是大明国内比较稳定的省份才会任命,而对于边疆那些容易爆发战争和冲突的省份,则一直设置总督,所以从这点可以看出,巡抚比较偏重于文治,而总督手中的军权则相对巡抚要重一些,但是在内部衙门的编制上,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周重这个总督治下已经有三府之地,其中台湾府的地域更是十分广阔,再加上所有海域也都在周重的管辖之下,所以周重这个四海总督的职权也是相当之重,按照大明官制,他手下也应该有左右布政吏司、提刑按察使司、左右参政、左右参议等文官系统,但是因为四海总督府成立的时间太短,所以这些文官编制也根本不完整,到现只有一个左布政使司暂时由杨统担任,提刑按察使司则由周重自己兼任,至于其它的参政和参议,暂时都是空缺,也正是因为如此,周重身上压力可是相当之重。

不过现在正德把焦芳和张彩派来,终于分担了周重身上的一些压力,其中焦芳身上有一封正德的亲笔信,信上告诉周重,他把焦芳和张彩派到四海总督府,暂时就帮助周重处理政务,若是周重对他们满意的话,那就给他上一道保举折子,到时正德就会任命焦芳和张彩为四海总督府的左右参政,若是他对这两人不满意的话,那就直接将他们辞退就是了。

正德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而且焦芳和张彩也的确都是周重急需的人才,所以周重在考虑过后,立刻就给正德写了道折子,保举焦芳和化名张余的张彩为总督府的左右参政,至于朝中有大臣是否有人会反对,那就不关他的事了,正德自己总会有办法搞定的。

对于焦芳和张彩的正式任命很快就下来了,这让焦芳两人也都是欣喜若狂,虽然左右参政仅仅只是正四品,比他们之前正一品的高官差远了,但是不要忘了,他们现在一个被罢官,一个更是连以前的身份都没了,甚至心中早就绝了仕途的念想,可是在周重这里,他们却得到了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这让焦芳二人如何不欣喜?

说起来也有些奇葩,张彩才刚刚六十岁,正处于一个高级官员的黄金年龄,所以他对于做官的**十分强烈也很正常,不过焦芳今年却都已经八十岁了,按照原来的历史,他也只剩下四年的寿命,可就算是这样,焦芳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却依然没有停止,甚至比之张彩还要强烈,而且据张彩私下里透露,本来正德只准备推荐张彩一人来周重这里,但是焦芳不知从哪里听到了这件事,结果立刻亲自跑到京城向正德苦苦哀求,正德被缠的没办法,这才终于同意把焦芳也给推荐了过来。

当然了,张彩故意向周重透露焦芳被推荐来的原因,其实也没安什么好心,他只是在提醒周重,自己才是皇帝陛下真正想要推荐的人,而且焦芳只是靠着厚脸皮苦苦哀求来的,而且焦芳的年纪实在太老了,所以日后若有什么政务,尽管可以吩咐他去做,日后若有升官的机会,也要优先考虑他。

对于张彩的小心眼,周重自然也都看在眼里,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张彩这种在背后说人坏话的行为让人十分不耻,不过张彩和焦芳这两人本来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其中焦芳虽然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强烈一些,而且性格也有些偏激刚烈,但总体来说却还算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做官时在民间的官声也极好,特别是他对自己故乡的人十分照顾,甚至在几百年后,焦芳的故乡还流传着不少他为家乡谋福的故事。

相比之下,张彩这个人的德行就很有问题了,以前他年轻时为人好色,见到下属娶的小妾漂亮,就直接开口讨要,虽然在大明这个时代,小妾的地位极低,读书人之间互送小妾的事也不稀奇,但那一般都是一方自愿赠送,像张彩这样主动讨要的就十分少见了。

幸好随着年龄的渐长,张彩估计已经没有了某方面的能力,所以在他辅助刘谨时,倒是再也没听说过向别人要小妾这样的事,不过现在张彩虽然对女色方面不再那么追求,但他其它方面的德行也不算什么好人,比如像背后说人坏话、给别人下绊子之类的,只要是对自己有利,他绝对会去做。

不过张彩的德行虽然有问题,但他的才能却也有目共睹,比如在来到周重的总督府没几天,他就已经帮助周重把整个总督府的政务打理的井井有条,甚至还和府内的一些小官吏也打成一片,十分受那些官吏的欢迎,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融入总督府,而且还相处的如何融洽,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了不起的才能。

所以周重虽然明知道张彩的德行有问题,但却依然十分大胆的委以重任,毕竟现在张彩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