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 (第1/4页)

其实在苏腊港被攻破的那一刻,爪哇岛就已经落入到了大明的魔爪中,无论是战死的优努斯,还是苟延残喘的特林加纳,他们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努力,都不可能影响爪哇的大局,毕竟现在大明就像是一头被周重亲手放出来的猛兽,只要是被他看上的猎物,就绝对逃不脱他锋利的爪牙,任何地方只要被咬上一口,那么接下来就会被大明这头猛兽生吞活剥。

随着大明官员在爪哇各地的就位,大明的移民也随后就赶往爪哇,这次移民与最初的灾害移民不同,因为他们都是自愿迁往爪哇的移民,毕竟相比金洲和婆罗洲那些遍布密林的地方,爪哇却是南洋开发程度最高的岛屿,那里不但有大量的良田,同时也分布着不少的矿藏,特别是金矿,并不比金洲少,而且都是正在开采的金矿,这可比那些刚刚发现的金矿要强多了,至少投入的资金就会少许多。

随着这些大明移民的进入,大明对爪哇岛的统治也慢慢的稳定下来,只不过因为爪哇岛上的土人数量实在太多了,经过初步的估计,最少也在两百万到四百万之间,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误差,那是因为许多的土人都居住的深山老林之中,而且以前的淡目王国也没能完全统治爪哇岛上的土人部落,所以大明想要搞清楚岛上土人的数量,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通过其它的方面朝廷估计。

如此庞大的土人数量,而且因为爪哇岛上的文明程度较高,这些土人大多都居住的十分紧密,如此一来,若是再使用高压政策的话,很可能会引发土人的暴乱,若真的让上百万的土人暴乱起来,那可不是轻易就能镇压下去的。但这么多的土人聚居在一起,日后也很可能引发其它的乱子,所以迁入大明移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必须要降低爪哇岛上的土人数量。

屠杀是不可能的,否则会引起爪哇的再次动乱,如此一来,那就只剩下迁移了,反正南洋地方这么大,很多岛屿都是丛林密布,比如婆罗洲和金洲的大部分地区,都需要进行前期的开发才适合人类居住,爪哇岛上的土人刚好可以用来做这件事,于是在大明官员或威逼或利诱的手段下,爪哇土人开始了一段长达近百年的迁移史。(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章 周重做饭

松江府的周家大宅后花园内,周重正在一片开垦出来的菜地里摘辣椒,当初为了培养番薯和辣椒,瑾萱和灵芸、镯儿三人一起在家里开垦出来几亩地耕种,结果现在都已经成习惯了,无论是住在哪里,都会在花园里开垦出一小块田地,种些辣椒黄瓜之类的蔬菜,主要不是为了吃,而是瑾萱她们为了给自己找些事情做,顺便锻炼一下身体,这也得到了周重的大力支持,也正是有了瑾萱她们的辛勤照顾,所以菜地里的蔬菜长势极好,结出的辣椒一个个都像是小胡萝卜,绿油油的看着都让人胃口大开。

周重这段时间很清闲,南洋那边最后一个土人王国终于被曲烈给灭了,而且南洋的布局也基本完成,接下来就需要时间慢慢的巩固了。另外倭国那里依然打的不可开交,不过江户湾和石见银山却已经完全落入到大明的手中,石见银山已经开始出产白银了,而且引起朝廷的重视,派驻了大量的军队守卫,绝对不容有失,江户港已经兴建的差不多了,周重已经给正德上了奏折,希望朝廷可以组建一支远洋舰队,至少去美洲那里走一趟,把航线摸清楚了,为日后的美洲大开发打下基础,不过现在还没有得到正德的回信。

除了上面这些领土上的扩张外,大明的海贸也已经达到一个顶峰,以前因为海禁而荒废的各个港口在海贸的刺激下,一个个也慢慢的恢复了原来的生机,特别是松江府以南的各个港口。更是每日里舟船往来不断。以前独霸海贸的双屿港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已经不再那么显眼了,甚至连与双屿港紧邻的宁波港也在规模上慢慢的超过了双屿港,现在宁波府正在与双屿港商议合并的事,若是真的能成将两个港口合并,那宁波将成形成一个巨大的海港区,并且一跃超过广州,成为大明最大的港口。

不过现在大明的海贸也已经达到一个瓶颈,限制海贸发展的是大明国内的工业跟不上海贸的发展。比如以瓷器和丝绸为例,现在大部分人想尽办法搞到这两种货物,然后运到海外牟取暴利,甚至连国内的供给都有些不足了,导致国内的丝绸和瓷器连连涨价。

换句话说,大明国内的生产力已经跟不上商业的发展,国内能够提供的商品已经达到了极限,所以无论海贸再怎么兴盛,但大明每年提供的货物是一定的,结果就导致内需与外销发生了矛盾。所以现在大明最紧要是发展国内的农工商业,提高商品的产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