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部分 (第1/4页)

�露ザ嘁仓皇锹裨顾�妇洹V豢上Ы�蛉匆膊簧担��静桓矣敕缤氛�⒌闹苤刈龆浴�

不过也正是江彬在军校这件事上的退缩,使得军校已经恢复了本来的秩序,徐俌也借着周重的威望,重新将军校的纪律整顿一下,有几个跟着江彬闹的特别不像样的家伙,已经被他清理了出去,所以当周重到来时,看到的军校和之前江彬没有出头时差不多。

整个军校的布局与周重在上海的海军军校完全不同,但是军校中那股森严的纪律却是一般无二,整个军校其实就是一座高级的军营,里面的教官就是军官,而学员就是士兵,只是他们与普通士兵不同,除了要训练体能外,还要学习各种兵法要务,甚至有些后需军官则需要学习算法调度等等,可谓是分工明确。

周重其实并不懂兵法,他在做总督时,虽然名义上节制诸军,但其实军队里的事务都是由神瑛和曲烈这些将领自己打理,他最多是管理一下后勤就行了,至于海军军校的建立,也多是借助海军将领之力,以及对军事比较了解的王守仁大力相助,否则让他亲力亲为的建造海军军校的话,恐怕到现在都不一定能够造好。

也正是周重不懂得军事,所以他对眼前的陆军学校也提不出什么太大的意见,顶多是在军校的一些管理方式上提出一些小意见,比如军校的体育比赛的常态化,军校的学员也都要尽量多掌握一些算学、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以便于日后的领兵等等。除此之外,周重提出最大的一个改进意见就是在军校中增加一个监军科。

说起监军这个名字,在大明的军队中可谓是臭名昭著,大明的监军一般都是由太监兼任,而大明的太监一向都是以贪婪著称,这些太监监军到了军中后,一般根本不管下面士兵的死活,一个个都是拼命的喝兵血,有些将领若是不把这些监军喂饱的话,很可能会被这些监军给整死,甚至在作战之时,这些监军也会对军队的指挥横加指责,结果使得军队指挥失灵,最后造成军队大败,不过大败的罪名都是由领兵的将领顶着,监军根本不用负什么责任。

不过太监监军虽然有着非常大的弊端,但他们在军中却是必不可少的一群人,毕竟监军制度往来以久,特别是大将领兵在外,若是军中没有一个监军的话,恐怕后方的皇帝都会坐不安稳,所以必须一个监军能够牵制军中的大将,以前军中的监军并不一定是太监,也可能是文官或皇亲国戚等皇帝的亲信,只是到了大明之时,特别是明成祖信任太监,于是军中的监军一般都太监担任,到正德时都已经形成定例了。

周重没打算改变大明军队的监军制度,甚至他也没打算改变太监担任监军这一定例,毕竟其中牵扯到宫中方方面面的利益,若是贸然改动的话,很可能会把那些掌握着大权的太监推到军队的对立面。

只是太监之中良莠不齐,有些太监懂得一点军事,在做监军时并不会对将领横加干涉,比如现在太监中的第一人张永,他就是一个通晓军事的太监,而且数次在外监军,都做的很好,最后更是凭借着平定安化王叛乱,并且参倒刘谨的功劳,才坐到现在的位置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周重才打算在军校中设立一个监军科,专门从宫中抽调一些年轻的小太监进入监军科学习,一方面教导他们懂得一些军事常识,以及监军的职责,免得他们做出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另一方面也需要对这个太监加强忠君爱国的教育,让他们脑子只有忠于大明皇帝这一信念,毕竟监军就是用来监督军队的,若是监军也有野心,和领军的大将一起造反的话,那还要他们干嘛?

对于周重这个让太监进入军校学习的想法,徐俌一开始还是有些抗拒的,别看当初刘谨那些人权势滔天,但是在这位魏国公眼中,却也仅仅只是一群仗着皇威的小丑罢了,而且刘谨可以欺负那些普通的文武官员,但是像他这样的功勋之家,刘谨也不敢太过招惹。可以说徐俌打心底看不起太监,而且在他看来,军校是重振大明军威的关键,怎么能让一群身份低贱的太监进入?

看到徐俌有些抗拒,周重也只能亲自向他讲解建立监军科的好处,特别是从根本上限制了监军的权力,免得对方到了军中乱指挥,至于索要财物什么的,那些都是小事,只要能让这些监军不影响大军的正常运转就行了。

徐俌也是带过兵的人,也深知太监监军给军队带来的负面影响,再加上周重又是不厌其烦的向他讲解其中的关节,这让徐俌也慢慢的转变了想法,最后终于同意了这件事,只不过他却坚持不能让太监进入现在的军校,而是要在军校的旁边再起一座专门的监军学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