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部分 (第1/4页)

不说李岚汪无心插柳的打入了日本人的印度洋机关,把目光投向中途岛。

哈特的混合舰队在保和海一役中全军覆灭以后,中途岛实际上已经成了美国海军对亚洲保持军事威慑的最前沿堡垒。现任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官金上将上任以后,他预感到在太平洋舰队恢复战力前美国将不具备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威慑日联合舰队的力量,而印度和澳大利亚又离不开美军的支援,遂有意将中途岛建成一座军事要塞,想以此为据点尽量缩短支援澳大利亚的里程。

战略层面上来看,金上将这样的决策是正确的。遗憾的是他接手太平洋战事的时间太短,所以当南云忠一率部杀到的时候,中途岛的沿海防御工事才初具雏形,并不足以抵御日机的重磅航弹和大口径舰炮的轰击。

曾经的历史上,中途岛海战是改变太平洋战局走向的决定性战役这一,也是美国海军的崛起之战。是役,美国人以少打多,一气击沉日军四艘航母和一艘重型巡洋舰,并击落炸毁332架飞机,杀伤日军3500余人。而他们自己不过只损失了一艘航母和一艘驱逐舰并147架战机,伤亡了307而已。

有道是吃一堑长一智,经历珍珠港之殇以后,美国人变得十分警惕,中途岛环礁三百公里空域内,一架又一架侦察机来来往往,而在周边海域里,也有潜艇在巡弋着。

美国人的小心谨慎获得了回报,虽然并没能改变结果,但是至少没有像上一次珍珠港事件一样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大和航母舰队距离中途岛还有两百多公里时就被美国人的侦察机发现了,他们随即动用了所有的力量进行备战,并在大和航母舰队距离中途岛还有一百公里的时候主动发起了进攻。

中途岛自从被金上将定义为与日海军作战的前线据点以后,潜艇部队和海航部队规模都有所增容,其中潜艇超过了三十艘,而战机则超过了一百架,另外还有十余艘驱逐舰和补给舰。

三十余艘潜艇,不到十艘的驱逐舰,六十三架P…47战斗机,二十一架各型鱼雷攻击机,五架L…19,再加上十余架其它各型战机,这就是中途岛美军所有的可以投入主动进攻的军事力量了。

日军进攻中途岛的消息在大和航母舰队的身影出现在美军侦察机飞行员视野中五分钟之后就传到了白宫。诺克斯捧着电报走进罗斯福的办公室时,步履显得特别的沉重。

“诺克斯,发生什么事了?”罗斯福抬头看清他的表情主动问道。

“日本人对中途岛用兵了。”

“还是来了啊?”

珍珠港遭袭以后,罗斯福和诺克斯他们讨论太平洋战局走势的时候就曾经预料到日本人接下来会进攻中途岛。然而,因为太平洋舰队现在只是个架子,所以他们即使明白这一点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采取保守策略加强防御。

“中途岛要是被日本人占领的话,那我们进入太平洋的路就被封死了。接下来如果日本对澳大利亚用兵的话,我们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阁下,建立太平洋盟军统一指挥部刻不容缓哪!”

(老毒物:明儿补一章,今儿气不顺)

第二百一十二章谁是炮灰

菲律宾已经组建了一个远东盟军司令部,现在诺克斯又提出要建立一个太平洋盟军统一指挥部,美国人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呢?归根结底,他们就没想过能够守住菲律宾,所以同意在菲律宾成立远东盟军司令部并由学兵军主导,不过是为了那两万余美国大兵的生命考虑而已。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通过小小的牺牲换取学兵军继续为美国大兵做挡箭牌,然后再通过一系列运作,成立一个更高级层次的统一指挥部,以收回对远东战场的支配权。在这一点上,罗斯福和手下的一帮陆海军干将们早有默契,此时中途岛遭袭,诺克斯便迫不及待的提了出来。

罗斯福想了想道:“也只能如此了,赫尔呢,叫他过来,让他具体运作此事吧!”

要在澳大利亚成立太平洋盟军统一指挥部的话,肯定要和英国政府、澳大利亚政府和中国政府打交道,由国务卿赫尔负责这件事最恰当不过了。

赫尔是和马歇尔一起过来的,两个人都已经获悉了中途岛遭袭的事情,脸色看上去都很不好,其中后者脸上的忧色尤重。两个人听诺克斯说了有关成立太平洋盟军统一指挥部的事情以后,赫尔问道:“必须抛开学兵军吗?”

罗斯福点点头:“学兵军和重庆政府之间我们只能选择一个,从大局出发,我们只能选择重庆政府。当然,我们非忘恩负义之徒,学兵军那边,我们可以给予一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