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部分 (第1/4页)

�鹿��朗胤剑��酱虻貌豢煽�弧@ス哦�揭郏�鹿鶤集团军战败被迫向西撤离,张自忠向最高统帅部请示下一步行动方案,得到欧阳云的全权授命以后,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扩大战果的机会,于是一边下令部队尾随追击,只追不打,然后找到苏俄政府负责居中协调的官员,要求中苏联军的最高指挥权。昆古尔战役中后期,苏俄红军加入战场,当时苏俄人担心遭到张自忠的拒绝,所以主动让出最高指挥权。张自忠也意识到单凭远征军并不具备持续追击的能力,所以打定主意要让这三个师的苏俄红军帮远征军打长工。张自忠行军打仗上有一套,搞外事能力也不差。他拿《以土地换人口》说事,称昆古尔战役,远征军击退A集团军,已经为苏俄政府赢得了光复大片国土的契机,凡是A集团军撤离的地方都可视作被他们光复的土地。这些土地,他本可以现在就交给苏俄政府而不必考虑之后德国人的反击,但是他是一个正直的人,愿意帮助苏俄政府实现对这些地区的实际控制权,当然了,因为远征军在昆古尔战役中损失惨重,而国内的援军尚需要相当的时间才能抵达,所以他希望在援军抵达之前,能够得到苏俄红军的支援以实现上述目的。

远征军入苏以来对苏俄政府始终戒心重重,苏俄人当然有感觉。而从斯大林的角度,他此时是迫切需要一两场胜利巩固民心士气的,偏偏,苏俄红军自身并不具备这个实力。所以他即使知道张自忠这是在耍无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于是他授意苏俄最高统帅部给予张自忠那三个师苏俄红军的最高指挥权,并要求占领区地下党组织不遗余力的帮助远征军。

有三个苏俄红军师加入,远征军的兵力与A集团军基本上持平,张自忠也有了凭一己之力单挑A集团军的底气。恰逢国内又增援过来一个金雕战斗机中队,于是他首先命令航空部队展开实际军事行动,要求他们吊住A集团军的撤退步伐,然后便开始调配兵力,想要等待时机再给A集团军痛击。

昆古尔败北,不,在德国人看来也就是进攻失利而已,这令A集团军的高层对远征军终于刮目相看。在撤退到奥萨以后,曼斯坦因专门召集会议,会上他第一次公开承认——“中国人已经成了我们实现远东攻略最大的敌人,是到了我们展现决心的时候了。”

昆古尔战役,远征军中国士兵的战斗意志,以及直升机和坦克歼击车给德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夏尔地区的战车大对决,德军吃了大亏。也正是因为战车部队在夏尔折损得太过严重,A集团军又缺乏克制直升机和坦克歼击车的武器,所以曼斯坦因审时度势以后才选择战略性撤退。

当天的会议,如何克制直升机战术和坦克歼击车战术就成了A集团军高层们重点讨论的问题。而经过长达一个个半小时的讨论,曼斯坦因汇集众人意见,最后得出结论,要想破解中国人的这两手杀手锏,唯有出动V2火箭部队和动用坦克歼击车。

曼斯坦因不知道的是,正因为他召集的这次会议,导弹对抗开始正式迈入历史舞台。

说起导弹技术,中国此时可是稳稳走在世界前列呢!

第九百五十章埃里希?哈特曼

奥萨被曼斯坦因设定为与远征军进行决战的战场,A集团军就在奥萨扎下根来。随即,以奥萨为中心,奥萨周边的德国驻防军和各国扈从军纷涌而至。此时的苏俄战场,单论兵力的话,德国存在就是一头史前怪兽。德国本土军队不算,单单各国扈从军就超过了五百万。而具备讽刺意义的是,其中苏俄伪军就超过了两百万。五百万的军队,哪怕这些军队的武器只有吐沫,那每人来上一口也能将远征军给淹了。张自忠率远征军尾随而至,随着侦察机传回越来越多关于多少多少德军正在向阿萨集结的情报,张自忠意识到,德国人是准备在奥萨进行最后决战了。德军动向,苏俄政府也有察觉,苏俄人内心深处也许是想要幸灾乐祸的,毕竟现在中国人顶在前面,可是残酷的现实考虑却让他们根本不敢动这个心思。苏德战争打到如今地步,苏俄政府在失去众多的军事工业基地以后,飞机坦克还有大炮等战略性武器是越打越少,部队也就越打越弱。此时,如果中国人再被赶跑的话,那么苏俄难道真要被灭国吗?

苏俄战场局势演变到如今这一步严重出乎斯大林预料——中国人是被拉了进来,可是德国人并没有因此放缓攻伐脚步,德国人本来就稳占优势,现在再摆出拼命姿态,在他看来,除非欧阳云肯动员超过一百万的学兵军入苏,那么远征军的存在也就只能起到延缓德军前进步伐的作用而已。本来对于远征军对于中国,斯大林还有额外的小九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