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陶然仍一脸温和,徐徐笑道:“这个目的,王爷不应该问在下,应该去问皇上。”

“是他命令你这么做?”楚渊问道。

“正是。”陶然点点头:“虽然在下对于皇上此番做法也颇为惊讶,但既然已经答应了,无论内容怎样改变,在下都会做到。所以也请王爷遵守约定,将剩下的典籍交给在下。”

“你心里知道你这么说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但你还是做了。”楚渊突然道。你若不做,事情不会到这种地步。

“哦?”陶然笑得坦然:“在下只为典籍,这句话造成的后果不在我的考虑之中。而且这是皇上的意思,王爷若有疑惑之处尽可去找皇上。”

“这件事确实与你无关。”楚渊点点头,补了句:“但事已至此,剩下的典籍就只能由本王保管,陶公子请回吧。”

“王爷在说笑吧。”陶然收敛笑意,道:“在下从不知道像王爷这样地位尊贵的人竟然也是言而无信之辈。”

“那是皇上答应你的,本王并没有答应你。”楚渊面无表情道。

“你!”陶然不怒反笑:“王爷,小心在下这张嘴说出什么来。你应该知道现在皇上的心里对你是信任还是防备。只要给他一个理由,恐怕整个庆王府都难保了。”

“你既然知道这些为什么还帮皇上?”楚渊反问道:“你应该知道,这么做有可能让太后重回朝廷。届时风波再起,苦的可是百姓。你若不这么做,太后之事一了,我便辞官离去,大楚也会在皇上的治理下更加繁荣昌盛。这样的结局,才是应有的结局。”

“那是你的,不是我的。”陶然截住楚渊的话道:“况且你认为你造成了贤妃的死,皇上就不恨你?再告诉你一件事,云紫还活着,想知道她的去处就要问皇上了。”

“你说什么?”楚渊皱眉,目光森冷:“你这么挑拨我与皇上的关系,究竟是为了什么?”

“还是那句话,信不信由你,在下言尽于此。”陶然轻笑道:“其实王爷心里未尝没有怀疑,但你一直可以忽略,不想相信。不过现在,似乎由不得你不信了。”

“你好像什么都知道。”楚渊冷冷说道。

“在下既得相师之名,总是会些东西。”陶然说罢,望着楚渊道:“王爷,劝你快将剩下的典籍交给在下,如若不然,后果自负。我可不是说说而已。”

“楚渊,我告诉你……”

边晨晨兴高采烈的跑进屋内,就见陶然要转身离去。两人面对面相视一眼,边晨晨尴尬的笑了笑,冲陶然行了个礼:“陶公子。”

“许久不见,王妃气色倒是好了很多。”陶然拱手回了个礼道。

“多亏了陶公子的药。”边晨晨不自在的笑道。

“王妃不必客气,在下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陶然打量了边晨晨片刻,道:“王妃,在下给你的那个东西你可曾收好?”

“收……收好了。”边晨晨笑得十分尴尬:“陶公子不是凡人,给的东西必然不是凡物,我自然会要好好收着。”事实上,那个东西早就不知道被她放到了哪里,估计找都找不到了。

“王妃。”陶然笑笑,从口袋中取出一块玉,交给边晨晨:“日后王妃若是有什么事情,尽可来落华山找在下,拿着这块玉到了山下,自有人领你上山。”

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边晨晨还是收下了玉:“多谢陶公子了。”

“王妃,你认为的结束其实才刚刚开始。”陶然这话明明是对着边晨晨说的,却又好像是说给楚渊听的一样。说完之后,他不理会两个所有所思的人,翩然而去。

第九十七章 下葬

那日陶然在祭台上说的话满朝文武百官是信一半疑一半。有大臣坚持要尽快处置太后一事,也有说缓些时日再行商议,楚亦轩则决定暂时将太后的事情压制下来,等贤妃的葬礼后再说。

在讨论太后一事的整个过程中,楚渊始终处于默然状态,不管大臣还是楚亦轩来问,全部都用话搪塞过去。既没有表示相信,也没有显出怀疑。

相比于这件事,贤妃的葬礼已经迫在眉睫。她的尸体搁置在灵堂已经有半个多月,要不是有宫里秘法保存尸体,加上天气微寒的缘故,早就化成尸水了。

于是,祭天之后,楚亦轩首要做的就是尽快将贤妃葬于帝陵中。

贤妃虽然犯了杀死皇后的重罪,但因为自身的将功赎罪之举,加之楚亦轩刻意下的封口令,是以这件事只在朝廷文武百官中传开,百姓对此知之甚少,只以为皇帝宠幸的某个妃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