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小主君的恩情,一辈子还不完 (第1/1页)

此地应当赋诗一首——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洞府无穷岁月,壶天别有乾坤…… 翌日,日上三竿。 熊午良迷迷糊糊睁开了眼睛,看着身边的姒仪,不禁大脑空空,陷入了一阵沉思。 姒仪也醒了过来,看见熊午良,小脸不由得一红:“公子……” 熊午良从床榻上爬起来,用温水洗了一把脸,精神了很多。 看见姒仪才想起来——也不知道自己的便宜老丈人那边,如今是个什么情况。 按理来说,也该到了齐国彻底吞并越北之地的时候了。 不过姒惊那边,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铁矿石,从熊午良手中交换军械、粮草和箭矢——看来老丈人的政权尚在。 但越北之地虽然还独立着,此时估计也是一片刀光剑影。 希望老丈人能坚挺住,这样封地里仍然还能有用之不竭的铁。 其实,熊午良也有心加大对姒惊那边的支援力度! 但是这要建立在齐国久攻不下的前提下……否则支援过去的东西,岂不白白便宜了齐国人? 只能说,得先看看老丈人争气不争气。 别怪熊午良冷血——毕竟是三县的封君,总得为了治下百姓着想。就算姒惊是老丈人,也得先证明自己至少短时间内能扛得住齐国,熊午良才愿意进一步援助。 毕竟熊午良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笑死,都是抢来的)。 当然,熊午良也不会坐看姒惊去死——要是越北那边扛不住了,封地里也欢迎姒惊以及越北的难民投奔过来…… 无良公子自认是还有人道主义精神的…… …… 熊午良坐上了青铜轺车,在芍虎的陪伴下,前往石二的工业园区。 如果说曲阳县是三县的中心的话,那么这里就是曲阳县的心脏。 曲阳军、芍湖军共计三千军士,营盘就驻扎在工业园区外围,日夜操练。 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小推车,从工业园区里来来回回。 小推车上,是大量箭矢、布帛、水泥、农具、玻璃、白纸、陶瓷等工业产品。 除了水泥要留着自用之外,其他的所有产品,大多数都要在曲阳城的商坊出售给各国云集于此的商旅,换取曲阳县短缺的耕牛、战马、骡子等牲畜,以及大量的现金。 石二见到熊午良,三步并作两步上前,紧紧拉住熊午良的袖子:“主君,您终于回来了!” “没有您在,就如同没有太阳!” “如今主君回来了,我们匠工就像海上的渔夫见到了指引、干涸的农田盼来了甘霖……” 熊午良满头黑线。 钟华、芍虎也是一阵无语。 这石二两个月不见,好像变得更狗腿子了! 按理说不应该啊。 如今石二手底下也有四五千工人——要知道封地里一共只有六万人口而已——在封地里也算是个大人物了。 偏偏还不忘一心一意给熊午良当狗腿子的初心! 好员工啊! 石二恭谨地将熊午良引入园区,一边不停地介绍着:“现在园区里,有木材加工厂、水力锻造厂……” “陶瓷厂、玻璃厂、造纸厂、印刷厂……” “水泥厂、织布厂……共有熟练工人三千多人,其中一千多人是女工;此外,还有学徒、兼职工匠两千多人。” 熊午良轻轻点头。 虽然听起来人数不少…… 但这些工人里,大多数都是负责原料、成品运输环节的工人,真正在车间里负责流水线生产的工匠,占总数的一半儿都不到。 毕竟这个时代,虽然熊午良搞出了水泥路面和小推车,但运输手段总体还是比较落后的。 能有近五千人脱离农业生产,投身工业园区……主要还是因为农业技术的提高。 在各种新式农具,尤其是逐渐推广铁质农具之后,原本需要三个人的农活儿,现在一个人就能做得完。 多余出来的劳动力无处可去,就想着能不能挣些钱补贴家用,自然而然会涌进招工的工厂。 熊午良在石二的引导下,进入水泥厂视察。 水泥厂,是重中之重。 不但封地的建设,尤其是修路、住房的原料全靠水泥厂支撑,而且熊午良当初下了死命令——绝不能让水泥的配方流传出去! 水泥厂里的工匠听说熊午良来了,手里的活计全放下了! “主君!主君来了!” “没有小主君,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啊!” “主君万岁!” “小主君的恩情,一辈子都还不完……” 熊午良眼前一黑。 看来公司里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氛围…… 这工业园区,怎么有点儿全盘‘石二化’的倾向? 在整个园区转悠了一圈儿之后,熊午良十分满意。 这石二虽然有点儿过于狗腿子,但是能力还是不俗的。 四五千工人,分属不同的厂子、不同的岗位,能将他们调配得井井有条,熊午良自叹不如。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