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熊午良收容难民 (第1/1页)

熊午良瞥了一眼召滑,再看看汹汹难民,并不答话。 现在给他俩粮食,不是在救人,而是在害人! 再看向那两个怯懦的幼童,熊午良叹了口气,冲着芍虎招了招手。 芍虎答应一声,一手拎着一个,将那两个孩童拎上了青铜轺车…… 此举一出,果然引得一片骚动—— “将军……带走我的孩子吧!” “吾儿三代单传,不可饿死于此处啊……” “我这闺女容貌清秀,请将军带走她给你暖床……” …… 眼看着又有不受控制的倾向,芍虎闷哼一声,手中铁剑一举,拦住了涌向青铜轺车的难民。 难民们止住了脚步。 熊午良深吸一口气—— “二三子听着,吾乃大楚曲阳君芈良。” “齐军肆虐乡里,主帅子兰却严令我等不得出击,本君也是没什么法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土沦丧……殊为痛心!” “尔等逃至此处,子兰将军却严令不得打开城门……” “眼下缺衣少食,齐军又追在后面,想必不日便到……” 此言一出,难民顿时炸开了锅。 对子兰的怒骂声、绝望的号叫声不绝于耳。 “安静!”芍虎大喝一声。 熊午良提高了嗓音—— “本君不忍看尔等死于此处,给你们指一条明路——” 众难民哄嗡一声,纷纷跪倒在地,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求君侯指点!” 人在绝望的时候,哪怕是一丁点希望,都能让他们愿意相信。 眼前这贵公子虽然年纪不大,但显然身份显赫。 按他说的做,说不定真能活下去! 也不知是什么明路? 熊午良从怀中摸出白纸,用袖中的曲阳君铜印盖下纹路。 “二三子且持此信物,绕过下邳,直奔【山桑】、【平阿】、【曲阳】……” “那里是本君的封地,到了封地,寻一个叫屈原的人,让他安置尔等……” 众难民喜极而泣:“屈原,我们知道屈原!” “我听到了屈原大夫的名字!” “俺们有救了!” …… 熊午良脸上一黑。 显然,在楚国的底层民众耳中,‘屈原’二字比自己的‘曲阳君’更有知名度,更具备品牌效益…… 熊午良身后,召滑以手抚额。 焯!好踏马熟悉的剧情。 当初熊午良攻打越国的时候,就是这么送回来大队大队的越国难民! 这个主君,看见好处就往封地里搂,根本不顾底下员工能不能忙活得开…… 当初害得自己殚精竭虑,一个月瘦了一圈儿! 不过这次,自己可是跟在主君身边……这些难民的安置问题,要轮到屈原去掉头发了。 这么一想,召滑甚至还有点儿幸灾乐祸…… 熊午良继续说道:“大战当前,不可不仔细——” “为防尔等中间有混进来的齐军奸细,本君在此留下一百亲兵,对二三子逐个筛查。” “检验过关,方可出发!” 众难民对此毫无意见,纷纷欢呼起来:“曲阳君万岁!” …… 熊午良回到城中。 看着车上的两个幼童,熊午良挠了挠头。 两世为人,他都没什么带孩子的经验。 “你们叫什么名字?” 两个幼童怯懦地对视一眼,嘴唇翕动,却说不出话来。 熊午良刚刚皱了皱眉,便见小女孩拉着男孩跪在地上,连连叩首。 熊午良无语。 看来是自己的表情,把这俩可怜孩子吓着了。 这姐弟二人,似乎对自己这个曲阳君很畏惧,连连磕头,却说不出什么话来。 熊午良大手一挥:“以后你们姐弟二人便跟着本君——男的叫小黑,女的就叫小白!” “有没有意见?” 一旁的召滑满头黑线—— 自家主君这起名,也太草率了! 两个孩童却没什么意见,连连点头,结结巴巴地谢恩道:“谢……谢谢大人赐名。” 熊午良松了一口气,要再不说话,他还以为这俩可怜孩子是哑巴呢。 熊午良冲着芍虎一招手:“芍虎,派两个芍湖军士卒,将这俩孩子送回封地去,让钟华给他俩找些活儿做。” “咱封地,不养白吃饭的人。” 这话一出,两个孩童明显放心多了。 身在乱世,最怕的就是没有利用价值。 要是能为眼前这个陌生的年轻贵人做些实事儿,就不用担心随时被抛弃了。 芍虎答应一声,挠了挠胸毛,便前去安排。 恰在此时,有一个传令兵大步匆匆跑了过来,大声道:“君侯,子兰将军有请!” 熊午良与召滑对视一眼。 找麻烦的来了! …… 熊午良大踏步走入子兰的营帐:“大帅,病好些了?” 子兰坐在主位上,脸涨得通红。 先前他托病拒绝接见众人,如今熊午良见面这第一句话,在子兰耳中颇有些讽刺意味。 仅仅一句话,子兰的血压就上来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