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曲阳侯的锦囊妙计 (第1/2页)

熊午良微微一笑,智珠在握…… 也别说咱熊某的立场变化得太快。 毕竟国与国之间,利益为先! 再套用一下教员矛盾论的说法——之前,楚国的主要敌人是强大的邻国齐国。 但现在齐国这个巨人濒死垂危,燕国新贵咄咄逼人。 主要矛盾就变成了楚国与燕国之间的矛盾。 熊午良绝不可能坐视燕国吞并齐国,一跃成为楚国边境上新的强敌。 别看昨天,楚国还在与五国联军同仇敌忾,并肩作战…… 但现在,熊午良的目标就是扶持田地上位,将齐国纳为楚国的小弟;同时维系齐国的社稷,帮助田地击退野心勃勃的燕国。 不过,这一切只能在暗中进行,熊午良不可能在明面上出兵悍然助齐。 熊午良倒不怕别人说自己立场变化得太快——反正自己不讲武德的无良名声也早就流传在外了。 重点在于——现在的五国联军,仍在与齐国作战。 自己若公然脱离联军阵营,用武力强行出兵保护田地……定然会招来联军的一致攻击。 到时候就麻烦了。 …… 熊午良沉声道:“目前的情况是——联军已经渡过济水,临淄无险可守。” “最要命的是——你即位之后,手中几乎没有可用的兵员。” 田地呼吸一滞:“这可如何是好?” 他热切地看着自己的义父,等待后者出主意。 这一路过来,田地亲眼看着熊午良所向披靡打得宋国找不着北……如今对熊午良也算是言听计从了。 熊午良微微一笑,笃定地说道:“秦魏赵韩四国,本无灭齐之意。” “想要灭齐的,只有燕国而已。” “济水大战之后,联军各自分得了土地,定会满意散去——接下来,你要面对的只有燕国!” 田地先是一喜,然后又低沉下来,失落道:“纵然只有燕国,我也……” 熊午良智珠在握:“燕国不足为虑,可战而胜之!” 田地眼前一亮:“愿闻义父之计!” 熊午良:“临淄守不住,只能弃了。你要守这里!” 熊午良的手在地图上一指,田地定睛看去,不由得惊呼一声:“即墨?” 这可退得有够远的……相当于主动放弃了三分之二的国土,退守今天的山东半岛。 “不错,就是即墨。”熊午良沉声说道:“卡住即墨,可保证半岛不失……即墨临海,我楚国可以从海路为你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资。” “你到了即墨之后,可宣布即位为齐王……届时以齐王之名望,鼓动军心民心,据城而守,短时间内当无大碍。” “即墨城内,有一个叫田单的齐国商人,那厮是个大才……你不会打仗不要紧,一切交给田单就行。” “至于后续该如何行事,本侯自会与你联络,只要你听命行事,我保你击退燕国,成为齐国的中兴之主!”熊午良一锤定音。 一番计议之后,田地虽然还有些忐忑,心中却也多少有了些底气。 熊午良又唤来黄武,令青羽卫护送田地直奔【即墨】。 “到了即墨之后,在吾儿身边留几个精干的人手……以便保持联络。”熊午良嘱咐黄武道。 留下几个青羽卫,不光是保护田地的人身安全,也有继续将田地控制在手里的意味。 虽有义父义子的‘情谊’,但熊午良却不敢轻易相信人性。 必要的手段,还是得准备好。 田地临上路前,紧紧握着熊午良的手,仿佛抓住什么救命稻草一般:“义父!一定要经常联系啊!” “我等你的指示!” “齐国社稷,全靠义父的指点了!” 一番依依惜别……田地在青羽卫的保护下,一步三回头地踏上了前往【即墨】的路途。 齐国将在即墨延续社稷香火,同时积蓄力量…… 按照熊午良的计划,即墨熬过一段时间之后,将会在熊午良的指点下,借助燕国的失误反推复国…… …… 数日之后,接二连三的消息传来。 首先是联军果然如真实历史上一般解散,秦魏赵韩的军队各回各家,只有燕国的军队还在继续推进。 其次,失踪许久的齐国太子田地‘侥幸逃出楚国魔掌’,逃到了【即墨】,然后宣布即位为王,领导即墨军民筹备防务,准备迎击来犯的燕军。 然后,齐国新君田地居然拜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商人田单为将,主持即墨防务。 燕国大举东进,猛攻即墨……却无功而返。 随后,燕国的大军占领了齐国的其他疆土,将孤城即墨团团包围,似乎打定了主意要熬死这座孤城…… 一切,都在熊午良的计划之中! 田地数次借助青羽卫传来信件,求问熊午良的破敌之计,熊午良的回信也很简单:‘一切都听田单的!’ ‘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 八月初,齐国的战火稍定,似乎这场联军伐齐之战,已经落下了帷幕。 除了即墨之外,整个齐国疆土,都被瓜分吞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即墨一隅孤城,就算再顽抗下去,也不过就是拖延灭亡的时间罢了。 燕国也看出了这点,所以也不再猛攻即墨,而是将即墨团团包围,然后开始消化齐国的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