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深呼吸呀深呼吸,莫生气呀莫生气 (第1/2页)

燕昭王姬职领着大队人马,风驰电掣赶回燕国。 途中姬职又吐了几次血……一众燕国大臣大为慌乱,力谏姬职应当放缓速度,歇养身体,却被姬职严词拒绝。 此时此刻,燕齐态势不一定已经恶化成什么模样……姬职还怎么安心休息? 就这样,燕国的大队人马径直奔回蓟城。 “大王回来了!是大王回来了!”蓟城人民眼含热泪,欢呼不止。 大王啊大王,你可知道你离开的这两个多月都发生了什么? 燕国从扬眉吐气,又被打回原形,仅仅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燕昭王姬职刚刚即位的时候,燕国刚刚结束一场后果惨重的内战。姬职在大乱中即位,用尽一生时间,勤勉政事、任用贤能,让燕国一点点富裕强大起来。 在姬职的带领下,积贫积弱多年的燕国终于强横起来,甚至击败了大仇齐国,几乎鲸吞齐国全境。 这是怎样一位雄主! “大王回来了!蓟城太平了!” “大王回来了!青天就有了……”燕国民众欢呼雀跃,夹道欢迎,等待这位曾带领他们从积贫积弱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雄主力挽狂澜。 燕昭王姬职身体虚弱,半躺在轺车上,听到欢呼声后勉强坐起身来,对着热情的蓟城民众招了招手。 蓟城国人的欢呼声更大了! 有大王在,就能打退齐人! “扶寡人进宫,召集群臣议事。”姬职用麻布捂着嘴咳嗽两声,如是吩咐一声。 再看向那麻布,分明带着点点血迹。 周围的侍卫不忍,低声劝道:“大王远道回来,身子又虚弱,不妨歇息些许时辰……燕国安危系大王一人,还请大王注意身体啊!” 燕王坚决地摇了摇头,众人只能勉强搀扶着姬职进入主殿之中。 片刻之后,燕国的众多大臣急匆匆从城中各处赶来,齐聚一堂……他们看向姬职,眼中满是热切和期盼。 谁也没想到,自家大王竟然回来得这么快! 眼看着燕昭王衣袍上的尘土,所有人都清楚——自家大王一定是一路疾驰回来,连休息都没休息便召集群臣议事,这是怎样不屈的精神? 很多燕国臣子眼含热泪:“大王……您可算回来了。” 闯了大祸的燕国太子姬乐资怯生生站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喘。 燕王姬职看都不看太子一眼,坐在主位上扫视群臣。虽然他身体极其虚弱,但是此时此刻却威势非凡。 “谁能告诉寡人,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姬职缓缓发问。 所有臣子都低下了头,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话来。 姬职一个深呼吸,莫生气呀莫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大燕如今还有多少兵马?”姬职开始详细盘问。 有武将模样的臣子站出来,低声回答:“回禀大王——即墨一战,我军死伤甚重。二十万大军死伤七八万人之多,其余的军卒四下溃逃,失踪者无数。” “齐人连续追击,再加上齐地各地义军的打击,使得我军溃兵始终难以重新集结……估计要伤亡十之八九。” “燕国本土,只有各大城要塞的守军,加起来约莫也就几万人而已……” 姬职再次深呼吸,莫生气呀莫生气…… “那齐军现在状况如何?”姬职继续追问。 另一位将军站起身来:“回禀大王——齐国以田单为帅,一路反攻而来,吸纳各地贼军,一路裹挟民众,如今兵力恐有十余万人……敌势难挡……前些日已经夺回了临淄,如今正在继续北进。” 姬职第三个深呼吸…… 血压高了,真的高了! 劳资就出去转一圈儿,回来半个燕国没了? 这也太离谱了! “我燕国还有多少粮草?能否足够筹建新军?”姬职继续问道。 有文臣模样的大臣站出身来,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回禀大王——去岁冬天大雪极寒,我燕国遭灾极重,粮草本就不多,您也是知道的。” 姬职蚌埠住了,追问一句:“举国的粮草加在一起,也不够募集十万军队吗?” 那大臣回道:“呃,够了倒是够了……不过,等到您几个月后编练出新兵,那时候齐国恐怕早已收复全境……” 姬职怒了,强压下吐血的冲动,感到一阵阵无力。 回到蓟城之后,了解了情况,他才知道如今的情况已经何等恶化……要兵没兵,要粮没粮。虽然想要救场,却没有任何办法。 姬职瞪着噤若寒蝉的姬乐资:“逆子!寡人让你监国,你就是这么给我监国的?” 你爹我走的时候,给你留下多好的局面啊——二十万燕军兵强马壮,战将强悍、地广民多…… 两个月时间,你就给我败没了? 焯! 燕王姬职怒骂太子:“若不是你这逆子撤换了寡人的昌国君,战局何至于此……” 说到这里,姬职才突然发现——咦?面前似乎没有乐毅的身影。 姬职狠狠地瞪着姬乐资,浑身鲜血直冲天灵盖:“寡人的昌国君哪里去了?你别告诉我你把他杀了!?” 姬乐资嘴唇翕动两下,用求助的目光看向那些曾经说过‘要在大王面前为太子作证’的那些燕国大臣……太子目光所及之处,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