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今兵甲已足…… (第1/2页)

洪石头面色沉凝,并不多废话,而是用手中的短剑点了点墙上挂着的巴蜀山川舆图。 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说来也很简单—— 首先,派人去联系蜀国义军,必定要花费时间。 那帮蜀国的义军可没有青羽卫暗中协助、帮忙擦屁股。他们若想要在秦兵的一次次扫荡中存活下来,行事必然要比川氏一族更加隐秘! 光是想找到人,就颇为不易。 到时候还要说服他们,又要花上一些时间。 而众所周知——举大事,宜早不宜迟。 第二点,方才洪石头已经亲眼见识过了——纵然是一族之中,尚有心念秦国的亲秦之人……谁敢保证,蜀人义军之众全都是死心塌地和秦国拼到底的人? 万一有意志不坚定的叛徒怎么办? 就算不考虑这一点……攻打【成固】的消息也要尽可能保密——知道的人越多,消息泄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出其不意、秘密进攻’,便是川氏一族拿下【成固】的最关键性、也是最大的取胜法宝! …… 打定了主意、统一了意见,接下来便是紧锣密鼓的筹备了。 首先清点兵力。 川氏一族麾下,现有经过训练的兵卒两千七百余人——虽然训练时间很短,和洪石头熟悉的曲阳新军的训练水平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但是,这些巴人兵卒都很骁勇,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都有‘见血’的经验。 虽然和秦人相比,大多数巴人义军的士卒都显得身材干瘦。但凭借他们对巴蜀山林地形的了解,只要运用得当,战力便不逊于虎狼秦军。 “两千七百人,虽然不多,但也足够了。”洪石头如是说道。 接下来,洪石头联系青羽卫,运来了大批的箭矢和粮草。 堆积如山的物资,大大震惊了川氏一族。 也让他们对熊午良、对洪石头更加信服。 随后,洪石头又用大量的兵器,将这两千七百巴国义军武装到牙齿——这些兵器当然没花熊午良的钱,都是当初从秦人手中缴获来的秦军制式兵器。 两千七百巴人义军,人手一柄短剑、一支长戈,部分人携带盾牌和长弓——都是秦人的制式兵器。 此外,还有很多义军士卒坚持携带他们用惯了的吹箭和剔骨刀、砍柴刀……洪石头斟酌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同意了。 装备就绪,整装待发! “愿闻洪将军号令!”一众川氏族老、巴人将校齐聚一堂,满脸期待地望向坐在主位的洪石头。 洪石头不假思索:“三军分散,白日歇息、黑夜则急行军——用不着潜行。” 两三千人的大规模迁徙,任何试图隐藏行迹的手段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会降低行军的速度。 但也不能光明正大的浩浩荡荡行军——这样秦国人会更早地做好战争准备。 白天不行军、只在夜晚行军——保持这一点,便足够了。 “若是夜晚行军不幸撞见人了……那便统统杀掉!”洪石头上下嘴唇一碰,发布了一个血腥的命令:“尸体简单处理一下便好。” “总之,行军速度为第一要务——各部必须在十日以内,抵达成固城外!” “到时候,会有身着青衣的人来接应你们。” 反正在这个时代,是没有甚么夜生活的。 普通农户人在夜里也不会出门,路过的商贾也基本不会摸黑赶路。 既然良民夜里不出门——能在夜里出没的,除了盗匪便是斥候探子……反正都不是什么好人,撞见了杀了,洪石头心中也没什么负罪感。 就算真杀错人了……那也没办法咯。 一众川氏族人精神大振,齐刷刷亢奋道:“谨遵洪将军将令!” 洪石头大手一扬:“此战,本将军要亲自指挥!” “川开、川庸……你二人做我的副将!” 计议已定,两千七百巴人义军全副武装,每百人为一组,分为多个小队。 沿着山路、水路……从多个方向出发,在黑夜中手拉着手疾驰。 目标箭头,直指【成固】! …… 成固,位于秦川相邻的众多大山之间——北邻褒水运河,向南穿过狭窄险要的【石牛道】,则可进入巴蜀腹地。 褒水,是一条并不算长的河流,但是对于秦国控制巴蜀,却至关重要。 秦国不讲武德、趁着人家巴蜀内乱趁火打劫,拿下了巴蜀之地后,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用了无数办法,拓宽褒水、兴修水利设施。 终于,将这么一条狭窄蜿蜒的湍急河流,修整成了可堪一用的运河。 秦国的兵卒从此可以大批大批地调动,进入巴蜀腹地。 而巴蜀之地的粮产,也可以通过秦人的大船,北上运到秦国的地盘。 总之,【褒水】对秦国控制巴蜀至关重要、而【成固】城则对秦国控制【褒水】至关重要! 这样一座城池,本应被秦国驻以重兵把守……但此刻城中的情况,却足以让人大跌眼镜—— 零零散散的秦兵和蜀国卫戍兵站在城头放哨,虽然碍于秦国严苛的军法不敢擅自走动,但分明很多人都在瞌睡。 众所周知——秦惠文王在征服巴蜀之地后,在巴蜀地区扶植了一个‘蜀侯’,即效忠于秦国的傀儡政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