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大秦精锐,进兵巴蜀!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见司马错揽下这个烂摊子,包括宣太后在内,秦国群臣都面露喜色! 司马错,无疑是‘S’级别的名将。 有了这位经验丰富、熟知巴蜀情况、战绩显赫的老将出山,必能轻松取胜! “好!好!”宣太后喜上眉梢:“有国尉出马,巴蜀乱贼手到擒来。” “不知国尉——需要多少兵马?” 司马错脸色肃然,即便自己的对手只是些山野流民,也毫无轻慢之色,一字一句地说道—— “据臣所知,乱军已经攻陷成固,破坏了褒水运河。” “我大秦欲要南下平乱,道路艰险、辎重线极长,又随时有被乱军偷袭的风险……情况不容乐观。” “同时,乱军竟能攻克坚城成固,又有破坏运河的行径……能有如此战力、如此算计,显然敌手不止是一群刁民鼠辈那么简单。” “以臣之见——这是一场预谋已久的叛乱!旨在搞乱我大秦的西南粮仓!背后可能还有其他国家的支持!” 一众秦臣陷入深思,然后纷纷点头。 不愧是司马错。 仅凭少量讯息,便将巴蜀之乱猜测得七七八八。 “故而,我大秦平乱,当理清重点!”司马错接着说道—— “那陈平弑君,自立为蜀侯,固然可恨——但却不是最强大的敌手。”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那群攻陷了成固的巴人叛军——彼等身边必有谋臣坐镇,背后还可能有某个敌国的暗中支持!” 司马错顿了顿,最后沉声说道:“运河被毁,辎重补给艰难——多一个人,就要多运一份粮草。大军南征,因此难上加难。” “故而,兵贵精,而不需多!” “臣请五万精兵,南下平乱!” 大殿中,一片寂静。 到底还是宣太后打破了沉默,只见这位风韵犹存的芈太后鼓掌喝彩,由衷地赞叹道:“国尉老成谋国,小女子佩服!” 群臣更是如梦初醒,对司马错的洞若观火赞叹不已。 所有人还沉浸在巴蜀之乱带来的震惊和怒火之中,人家司马错已经有条不紊地分析出了轻重缓急。 想必进兵方案,也成竹在胸。 不愧是国尉啊! 真乃大秦干城也! 宣太后拍板决定:“好!就拨给国尉五万军卒!” “国尉可以亲自遴选,选出最精锐的五万大秦虎狼勇士!” “若是以后觉得不够,随时可以往咸阳修书一封,本后无不应允!” 老将司马错黝黑的脸上面无表情,拱手严肃道:“谢过太后。” 公元前304年,秦国为了平定第二次巴蜀之乱,拜司马错为将,领兵五万南下平乱。 就连远在曲阳的熊午良也没想到,一场巴蜀之乱,竟然引出了这么一尊大神! …… 五万秦军打着黑色的旌旗,如同一条钢铁的长龙一般,在官道上向南进军。 这五万秦军,皆是虎狼精锐。 其中一大半人,都是‘公士’以上的爵位——在秦国的军功爵体制下,这代表着有超过一半人都是战场上杀过敌军的老兵。 在刀兵连绵的世道,上过战场不稀奇,但是能砍下至少一个脑壳又全身而退,便是相当强悍的精锐了。 这五万秦军中,一半以上都是这样的精锐! 这样一支秦军的战力,可想而知。 两鬓斑白的司马错坐在一辆战车之上,不顾颠簸,正在对着山川舆图凝神揣摩。 身前,是秦军的战车部队开路。 在他的身侧,是一批披甲的秦军骑士,护在主帅的两侧。 大批大批的步卒,则跟在后面,前后蜿蜒数里。 “出了秦国地界,便要结成战斗阵型进军了。”司马错头也不抬,对着身边的副将如是说道。 “五万大军,结成五个战阵,分批次穿越边境的山林。”司马错嘱咐着:“一旦遭受攻击,便立即就地防御,其余四个战阵可以借此机会迂回包抄。” “以此来避免行军阵型拉得太长,首尾不能兼顾。” 副将是一个名叫孟西相的年轻秦将,年纪不大,此刻对身前这位活灵活现的大秦军神满心景仰,眼里的钦佩几乎凝结成实质的火焰。 孟西相由衷赞叹道:“国尉果然老辣。” “真乃大秦之福也!” “有国尉领兵,那些巴蜀刁民不足为惧——待我大秦军士踏足川蜀之地,那些乱贼耳听得国尉前来,怕是马上便要作鸟兽散了。” “若去岁征战,是由国尉亲自挂帅……料想我大秦也不至于受那芈良小儿胁迫的耻辱。” 这孟西相嘴上说得挺好,比屈原情商高多了——一席话下来,同时贬低了巴蜀人、熊午良,还有去岁冬天与熊午良对阵的白起。 唯独只将面前的司马错,捧得极高。 司马错却恍若未闻,一张严肃的脸上毫无表情。 副将讨了个没趣,只得闭上了嘴。 又过了一会儿,司马错合上了手中的舆图,缓缓说道:“褒水运河被毁,对我军影响颇大——但也可以克服。”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