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金鼓齐鸣 (第1/1页)

秦魏韩联军形势危急,每一分一秒,火势都要更大。 可是三军将士散落城中各处,无论是传令兵还是旌旗信号,都无法有效传递下去。 白起急中生智! “击鼓!击响战鼓!” “同时……鸣金!” 传令兵愣怔,似乎没有理解这命令的意思,下意识地看向了司马错。 司马错也瞬息发懵,但很快便眼前大亮:“好!你还愣怔什么?快去!” 传令兵答应一声,匆匆跑走。 司马错瞥了白起一眼,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个年轻人的欣赏。 击鼓进军,鸣金撤退——这是各国在征战时,不约而同的最基础的军令。 按道理来说,击鼓和鸣金,二者代表着完全相反的概念! 任何一个将领,都不可能在作战时下达这两个完全冲突的基础命令! 让战鼓声和鸣金声同时响起,本身便是极大的不合理——或许可以让城中的秦魏韩联军士卒认识到情况的特殊,迅速归建,避免更大的伤亡! …… 隆隆的战鼓声,突然敲响。 与此同时,击打‘钲’的清亮金属声音,也迅速传遍郢都! “击鼓?进军?” “鸣金?收兵?” 城中的二十八万联军将士,集体懵了。 这是极寻常的命令——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敢拍胸脯保证,自己绝对没有听过这两个声音会同时响起! 鼓声愈急! 鸣金声更是敲得如疾风骤雨一般! 按照常规军令来说——击鼓和鸣金的频率不同,代表的具体含义也不一样。 譬如在两军交战之前,步卒大阵须缓缓向前推进,三军将士需屏息凝神举着盾墙、齐刷刷向前跨步接近敌军——鼓声便悠长缓慢,每一声鼓点都敲得清清楚楚,以此来统一士卒们前进的步伐。 而眼下郢都城中如此密集的鼓点,往往发生在最后的冲锋之时! 这样疯狂的密集鼓点——代表着敌军已经崩溃,全军压上发动总冲锋!三军将士们给我撒开腿狂奔!无需再考虑什么狗屁阵型了,冲上去灭了丫的! 而此刻激烈的鸣金声,也同样敲得格外凶悍——大概意思是不惜一切代价,立刻脱离与敌军的纠缠!撒开丫子大步撤退! “发生甚么事了?”城中所有人都懵了。 原本还在争抢战利品的士卒们,更是下意识地停手,呆滞在原地不知所措。 “不对劲!”立刻便有聪明人反应了过来:“城中有变!” 两个完全相反的命令撞在一起,除非是司马错突然老年痴呆了……否则定然发生了极特殊情况! “集合!集合!” “莫再抢掠了!赶快随老子来!” 城中的秦魏韩将士们,纷纷揣好战利品,也顾不得再抢了……纷纷涌向鼓声和钲声敲响的地方。 那里,便是司马错之所在! …… 黑羽卫统领阴喻躲在一处高楼之上,冷眼向下看去——从家家户户涌出来的秦魏韩三国士卒汇成长龙,奔向城池中央。 虽然仍然混乱,但好歹是察觉了情形不对,正在尽快重整军队。 “倒是还算聪明。”阴喻如是赞叹一声:“反应颇快嘛。” 可惜了。 若是再迟滞片刻,火焰席卷全城,届时大火焚城,烈火之下,敌军自相践踏——至少能造成十数万的伤亡。 “统领,我等该如何是好?”有黑羽卫探子如是问道。 阴喻微微摇头:“接下来的事,便和咱们无关了。” 虽然司马错反应很快,但也无济于事! 城中多处同时起火,再加上火油的推波助澜——这场大火,已经不可能熄灭。 接下来,便要看主君的下一步安排了! “走!”阴喻招呼一声。 数十个立了大功……也可以说是犯了大罪的黑羽卫探子齐刷刷纵越而起,几个闪烁间,身影便消失了。 …… 司马错嘶声下令:“突围!突围!” “先出城再说!” 虽然命令已经下达得很快了,但火焰蔓延得更快! 那些蠢笨些的,没有领会鼓声和鸣金声传达的意思,都困在了火场之中。 就算那些冲出来的,很多人身上也着着火,一副被烧得焦头烂额的模样。 火势太大,郢都城,已经保不住了! 只有先冲出去,再行整顿! “报——北城门已经上锁!城门不知被谁堵死……”有骑士一路不管不顾地狂奔过来,撞翻了不少在街道上奔走的友军,死命冲到司马错面前,大声汇报—— “城门处,几十个兵卒,已经被杀!” 又一骑快马奔来:“东城门也封住了!一时间打不开!” “西城门也堵死了!” “报——”快马奔来,马背上的骑兵满脸喜色:“报!南城门仍然畅通!” 司马错心中却毫无喜意,只感觉浑身冰冷。 三处城门堵死,一处城门洞开。 难道是熊午良好心?给自己留了一条生路? 不可能!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