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多谢主公器重,定当庶竭驽钝,死而后已!”荀大步向前,表情凝重的谢恩接任,相比于荣耀更感受到了肩头的压力。

方离目光扫向陈登:“陈元龙口齿伶俐,反应敏锐,寡人决定任命你为礼部尚书,负责我大唐的典礼、祭祀、外交等事宜。”

“谢主公器重,登定然不辱使命!”陈登出列谢恩,但心里更想做吏部尚书或者户部尚书。

“宫之奇为虞国效力二十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人忠厚,寡人决定任命你为户部尚书,掌管大唐的钱粮与土地、人口。”方离目光落在宫之奇身上,高声宣布任命。

宫之奇急忙捧着笏板出列谢恩:“多谢唐公器重,臣定当鞠躬尽瘁,不负所托!”

方离目光挪向刘晔:“刘子扬匠心独具,善于发明,寡人决定任命你为工部尚书兼职兵部侍郎,除了要制造民用工具之外还得协助兵部研发各种作战器械,提升我大唐的军事实力。”

“臣谨遵主公吩咐,定当尽心竭力,夙兴夜寐!”刘晔出列谢恩,一脸古井不波的模样。

方离最后把目光落在审配身上:“审正南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寡人决定任命你为刑部尚书。但我大唐缺少人才,各地治安暂时由地方官吏掌管,所以审正南不必在荥阳履任。你还得去平陆坐镇,治理地方,招募兵卒,为池阳、绛关两道前线提供支援。”

审配出列谢恩:“臣遵诏!”

方离手下能够独当一面的文官就这些,任命完了尚书之后又册封了几个侍郎、郎中,让他们暂时到各部去任职,以保证朝廷机构的正常运转。

接着又宣布将唐国暂时划分为三个郡,分别是荥阳郡、河内郡、平陆郡,荥阳郡太守由荀兼任,河内郡太守由本土的尤礼担任,平陆郡则由审配坐镇。

安排完了文官,方离又抛出了汉朝的武将制度,宣布日后唐国的最高将衔为大将军,向下为三骑,分别是骠骑、车骑、骁骑三个职位。再向下依次为四征、四镇、四安、四平,最后是各种杂号将军,这些都属于唐国的高级武将。至于偏将、牙门将军、裨将这些跑龙套,打下手的这些属将就不用在朝堂上提出来了。

“周公瑾胸怀韬略,算无遗策,率大唐军队屡破晋寇,寡人决定册封周瑜为平南将军,并兼任兵部尚书!”方离直了直身躯,宣布了对第一个武将的任命。

方离知道用文官和武将不一样,文官必须一步到位,给他们执政的权力,才能放开手脚的施政。

但对于武将必须循序渐进,让他们凭借功劳来换取将衔,正如有句话说得好“养士如饲鹰,饱则去,饥则噬主”。必须对武将进行恰到好处的封赏,不能让他们吃饱了也不能饿到,这才是聪明的御林将之道。

一百零七 远交近攻

除了周瑜之外,其他武将的功劳都要逊色许多,基本都是冲锋陷阵的战功,还没有独当一面的功绩,所以方离打算只授予杂他们杂号将军的封号。

倒不是方离吝啬抠门,只是方离明白现在征程刚刚开始,唐国虽然看起来顺风顺水,轰轰烈烈,但充其量现在只能算是中游偏上的国家。

如果放在三国群雄并立的时期,方离手中掌握的地盘也就和刘繇、袁术、张鲁差不多,比起刘表、陶谦、刘璋来差的还远,还远远未到大封天下,贡禹弹冠的时候。

“寡人决定册封赵云为荡寇将军,张辽为破虏将军,颜良为横野将军,英布为鹰扬将军,麴义为虎威将军,祝融为巾帼将军。”

除了英布、麴义不在场,赵云、张辽、颜良、祝融齐刷刷的出列谢恩,尤其是祝融以女人之身站在朝堂之上更是格外显眼。

而马岱、廖化、纪灵、徐盛、曹性、典韦等人因为加入的时间尚短,战功也没有立下多少,自然不能享受赵云、张辽等人的待遇,除了徐盛、曹性与典韦被册封为牙门将军之外,其他人全都被拜为偏将。

一时间皇恩浩荡,人人有赏,各个有功,丹凤殿内的气氛也从庄严肃穆转变成了愉悦欢快,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欢欣的笑容。

方离最后的目光落在了吴起和韩非的身上,高声道:“两位使者原来辛苦,日后韩唐、鲁唐之间的联络还需要两位操劳,寡人决定册封吴起为龙骧将军,韩非为军师将军,我大唐按时发放俸禄。”

这年头分担两国官职的大有人在,所以方离才效仿其他诸侯给吴起和韩非赏赐了两个虚名,以增进彼此的关系,笼络人心。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方离相信只要吴起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