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1/4页)

见尉缭服软,王廖也缓和下表情不再步步紧逼,转而说道:“将军用兵如神,主公命你率三万精锐速速回援抵挡赵军,至于这荥阳残局,让末将来收拾便好。”

果然不出所料,尉缭心中冷笑不已,对魏斯完全失去了希望。

如此魏公,如此魏国,哪值得他尉缭拼上性命去捍卫?

打定主意,尉缭果断地领受了命令,当即点兵三万就要撤回大梁,对接手荥阳战局的王廖连一句嘱托都没有。

刚巧王廖在用兵上面异常刚愎自负,总觉的前次攻平陆如果是他王廖领兵,早就把平陆城攻下来了,此时也不想听这个“屡战屡败”的名将嘱托什么,直接把人送走了事。

日落时分,尉缭点齐三万兵马缓缓离开了大营。王廖驻马目送着尉缭远去的背影,心绪激荡,只觉属于自己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三万大军动静不小,在荥阳城外的平原上不可能掩饰行迹,一直注意着魏军动向的徐晃从头到尾看了个清楚。

虽然不知道魏营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三万魏兵突然离开大营朝大梁的方向撤走总是没错的,而且从身影看来,魏军的领兵大将似乎还换了人?

徐晃喜出望外,赶紧派人飞奔去宫中报喜,而自己则睁圆了眼睛盯着城外魏军的动静,这个新来的将领摸不清脾气,保不准是个脾气烈的,刚接手就要攻城。

二百六十二 反守为攻

徐晃猜得没错,王廖确实在打听清楚城内情况,确认城内守军不足两万之后,打算给荥阳城来个夜袭。

倒不是王廖本人对魏军有多么自信,而是来之前,魏斯再三叮嘱过要尽快解决荥阳战事,然后回军专心应付赵国。

魏斯也知道仅凭三万魏军想要抵挡住赵国的虎狼骑兵不太可能,但荥阳这块将

将要到口的肥肉实在不舍得丢掉,这才有了这一说。

刚刚入夜,王廖趁着夜色将三万魏军悄悄集合在荥阳东面城墙外,对荥阳城发动了突然袭击。

徐晃警惕地注意着城外魏军的一举一动,突见城下杀声震天,上千支火把将黑夜照得宛如白昼,无数蚂蚁大小的魏军步卒在弓弩手的掩护之下,抬着云梯、推着攻城车呐喊着冲杀过来。

唐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饶是徐晃反应快,也差点被魏军一鼓作气攀上城墙。

好在城墙上的数千守军奋勇杀敌,反应过来的元戍弩手们也开始朝着城墙下魏军的弓弩阵中倾泻怒火,这才勉强迟滞住攻势。

方离得到消息赶来时,刚好看到的就是这样惊险的情境。

被安静地围困一个月之后,荥阳终于迎来了第一次迫在眉睫的危机。

“杀啊!”

一名年约二十来岁的魏军士卒顺着云梯一路攀爬,竟然好运地被他摸到了城楼垛子边缘。

面前的唐卒似乎是个新丁,惊恐的面容已经清晰可见,魏卒大喜,举起腰刀就要将这唐卒劈成两半。

眼看这个新兵蛋子被吓得一动不能动,刀锋马上就要接触到对方细嫩的肌肤上,魏卒突然觉得胸前一凉,四肢止不住地开始脱力。

不敢置信地低头看去,却原来是旁边的唐卒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一枪捅穿了自己的胸口。

眼看着到手的战功就要随着生命一起消逝,魏卒不甘地伸出手,却立马被后面攀登上来的战友挤了下去,身体一晃,自云梯上跌落下来,摔成了一滩肉泥。

唐卒新丁刚刚松下一口气,后脑勺就被狠狠地拍了一下。

“想什么呢!”

方离抄起随手抢来的大刀一挥,将又露出脑袋的魏卒拦腰砍成两半,没好气地骂道,“要发呆去找阎王爷发,战场上刀枪可不长眼睛!”

此时,南北两侧的三千援军在典韦和刘封率领下也终于赶到,有了三千生力军的加入,唐军战力猛然大增,再次打退了魏军的一次进攻。

王廖驻马在战场后方一动不动注意着城楼上的战况,见前方久攻不下,忍不住皱起眉头道:“唐军战力何时如此之强了?这么久了,我三万大魏精锐竟然连个城墙垛子都没拿下来?”

尉缭留下来的副将见城头战事胶着,不由得策马上前,小心翼翼地劝道:“将军,弟兄们死伤惨重,不如先退下来再做计较吧?”

“胡言乱语!一鼓作气的道理你不懂吗?”王廖转身一马鞭抽在副将肩上,大怒不已,“我军只有三万,跟守城的唐军打消耗战岂不是找死?再乱说一气扰乱军心,本将活劈了你!”

副将低着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