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但女儿口口声声意志坚决地说要娶他,自己刚刚又满口包揽说答应她的任何愿望……

李舒庆犹豫数日,召诸葛瑾密谈了一番,最终还是答应李然的请求,让她择吉日迎娶诸葛瑾入李家大门。

却不料在新婚当夜,李然被兵部急召,奉命开拔剿匪。虽然对这一突来的指令微感诧异,但军令如山,她也只能暂时留下新婚夫君独守空房。

结果,等她一个月后班师凯旋,才得知诸葛家满门抄斩,除了已嫁入李家的诸葛瑾,被不顾娘亲竭力反对的李慕可,以战功爵位为码一力保了下来,改判贱籍流放外,诸葛家上上下下百余口人竟无一人逃脱……

这一消息便如五雷轰顶,震得拼杀十数日、一路风尘仆仆赶回家见新婚夫郎的李慕然手足冰凉、僵

立当场、突然“噗通”一声倒下来,一时闭了气昏厥过去。

等她醒过来,第一反应就是去找自己的夫郎,双目瞪圆、目眦欲裂地揪着每一个知情人士,问他们:“我的夫郎被发配去了哪?”那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从战场厮杀滚打下淬炼出地疯狂凶悍气势镇住了每一个人。

最后,还是李舒庆皱着眉出口喝斥:“像什么样子!”顿了顿,说了句:“你去北方找吧。”

就此,李慕然展开了她长达两年的漫漫寻夫之旅。

不知生死、不知踪影……于茫茫人海中,只寻一心找属于她的那个他……

五十七 。。。

沉默,笼罩在两人之间。

良久,邹衍睁开半眯起的眼睛,打破一室静寂道:“大姐,姐夫家满门抄斩的罪名是什么?”

“谋逆。”缓缓吐出两个字,李然牙关咬合,额角青筋隐约颤动,似在忍耐某种激烈的情绪。

“你不相信?”

李然并没有正面回答她,深呼吸后沉声问道:“三妹,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来看,你觉得此事可信度有多高?”

“不好说。”思索一番后,邹衍蹙眉咂舌,“小妹乃一介布衣,本不该对贵族秘辛妄加揣测,但既是大姐问起……诸葛家深受前朝皇恩,在民间享有盛誉,尤其诸葛瑜称得上是当年抗击本朝的一面大旗,就算诸葛家自身没这个意愿,也难保那些至今仍蠢蠢欲动、妄图复国的有心人将诸葛家推上台前……”朝代更迭、正统重塑,本就是一个漫长的权力洗牌过程,这中间会起多少波澜,没人可以预料。

“但是,本朝立国近三十年,民心思定,根基已逐步稳固,若诸葛家真有心有所异动,实不该等到这时再来出手;不过,如果说是为了积蓄实力……”邹衍抬起眼睑,深深看一眼正一瞬不瞬盯着她看的李然,“那些人又未免太过性急。有大姐这个顶着天下兵马大元帅长女头衔、又是靠自己实力一步步拼杀上去的实权将军在,诸葛家想逐步重回军界也非痴人说梦,现在却又迫不及待地做出自毁长城之事……小妹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

片刻沉默,李然目光放软,欣慰长叹:“三妹……”她语气略有不稳,郑重地端起茶杯,双手曲肘平举,向邹衍道:“一贯乐于装傻藏拙的你,今日能坦荡说出这番肺腑之言,大姐毕生,铭记于心!以茶代酒,我李然敬你一杯!”

“大姐言重了。”邹衍回敬,啜饮一口后,放下茶杯,道,“那姐姐现在可以说说这‘谋逆’的具体事由了?”

“三妹莫怪!此事事关重大,不由得我不慎重。”李然的眼中流露出赞赏与些微歉意,将事情经过一一道来。

新婚之夜的诸葛府,微服登门庆贺的帝王,武艺高强的大胆刺客,严密搜查时无意中发现府中暗藏的兵器铠甲,捉到的刺客还口口声声直指诸葛家众人……人证物证俱在,帝王雷霆一怒,伏尸千余,血流成河,彻底将诸葛家一干人众、包括其心腹部属及其家眷等一网打尽……

“效忠诸葛家的武者甚多,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滚爬出来,个个悍不畏死、忠心耿耿,把个安乐侯府保护得铁桶样的,根本滴水不漏,说她们桀骜难驯、不尊圣令这我相信,但若是大逆不道、谋害今上……却是实难置信!”李然目光湛湛,语气斩钉截铁、暗含悲愤。

这显然是个圈套,却让人根本无可辩驳,只能眼睁睁看着事态往最严重的方向发展……

“有个问题。”邹衍提出异议,“要是诸葛府没有谋反之心,而且守备如此严密,那府中大量兵甲从何而来?”

李然脸色暗沉,眉宇间隐痛骤现,放在膝头的双手渐渐紧握成拳。

邹衍先是有些疑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