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1/4页)

去那儿避暑了。这会儿手中有了钱自然是可着劲奢侈了一把。对于那些旗人显贵要求加入海外贸易地奏折,老爷子大笔一挥,全都同意了,要船嘛,都让他们找胤祚要去。

老爷子爽快,胤祚也不含糊,上门来要船的都同意,让他们自个儿到上海江南造船厂排队交钱去,概不赊欠,也就是给几个老亲王面子,送了几条船,其他人等要船可以拿钱来买就是了,想要不花钱搞船?门都没有。

打爪哇归来的船队不仅带回了巨额地利润,也带来了两位客人,分别是英格兰东印度公司代表范弗斯特•格林、英格兰远东舰队上尉肖恩•布朗,这二人率领一批随员代表英格兰国王威廉三世来华递交国书,请求觐见大清皇帝,请求友好通商。礼部主客清吏司接到驿报之后不敢怠慢,将此折转呈御览。

康熙老爷子通读史书,也曾向利窦玛、汤若望、南怀仁等人学过西学,对欧洲的历史也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有英格兰这么个国家,对于英格兰来使递交国书也颇有兴致,同意等候在上海的英格兰使节进京觐见。使节是来了,国书也递交了,可觐见却遇到了麻烦英格兰使节团不同意下跪行礼,言称英格兰没有这种礼仪,坚持以英格兰觐见国王的鞠躬礼,礼部数次协调未果,此事就搁了下来,康熙老爷子也不再过问此事,连国书都懒得去接。

威廉三世,荷兰执政威廉二世与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之女玛丽公主的儿子。1688年11月,英国发生光荣革命,自由议会邀请威廉三世登陆英国。1689年1月,英国议会宣布国王詹姆斯二世逊位,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及女婿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为国王,并通过“权利宣言”。4月,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共同加冕为英国国王。10月,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英国逐渐树立立宪君主制和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从此英国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君主,已经不再有实际的权力,全英国地权利都掌握在议会手中。

英国使团受冷落的结果胤祚早就预料到了,这不但是两国文化差异的问题,还是两国政治体制的差异问题,这时代的英格兰已经是民主国家,虽说君权还未完全丧失殆尽,但影响力在英国国民间已经是微不足道了。要想让一个英国公民下跪,只有两种可能:你是上帝,他不得不跪,要嘛你征服了全英国,杀光不跪地人,否则要一个自认是大国的公民向他国皇帝下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英格兰使节团的来意胤祚也清楚得很康熙三十七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跟胤祚做成了第一次的交易,康熙三十八年中期,荷兰人地船队满载着中国地特产:丝绸、茶叶、陶瓷等货物一回到欧洲,顿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虽说当时每年也有一些来自中国地商品,但从来没有像这一次的量那么多,品质那么好,一时间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风,人人都已能买到来自中国的东西为时尚,尤其是胤祚厂子里出产的香水更是被哄抬到一个可怕的高价位,贵族小姐们要是手中没有一瓶来自中国的神秘香水简直不敢在上流交际圈里露面。荷兰东印度公司因此大发了一笔横财,欧洲各国顿时掀起了一股打算到中国淘金的热潮,但此时的欧洲列强里能有这等实力的也就只有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有限的几个国家,英格兰手脚最快,率先派出了使节,至于其它国家的使节这会儿还正在来华的路上漂着呢。

各国使节来华要求通商,这在胤祚看来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国门终于打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步算是走出去了,没白费胤祚花了如此多的心血,下了如此大的力气;坏事是国门开了,随之而来的东西多了,那里面就有很多“危险”的东西在,这“危险”自然是那些平等自由的思想,若是胤祚自个儿当皇上倒也罢了,他有的是办法来应对这些思想,可问题是这会儿是康熙老爷子当政,若是让老爷子察觉到不利于统治阶层的思想,一棒子打下来,胤祚所有的努力都要泡汤不说,将来登上大位的可能性也就低得可怜了。

英格兰使团从来京到被冷落的两、三个月里,胤祚始终冷眼旁观,表面上不插手此事,但自个儿却不断地思考该如何应对………跟英格兰做生意原本就是胤祚称霸亚洲计划里的一环,生意是要做的,关键是怎么做,绝不会是英格兰提出的那种在中国设立据点的做法,更不会是后世那种租界的方式,那不符合胤祚培养全民族海洋意识的主张,也不符合当前的形势。钱要赚这不假,还得大赚,赚得英国人心疼,只有英国人心疼了,胤祚才有机会取势,这时间绝对不会太长,也就是两、三年的时间而已。

英格兰使团被冷落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