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 (第1/4页)

第三部角力 第二百八十四章风渐起(中)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9…2…20 1:08:00 本章字数:3064

预定接班人。很好。很强大。听起来也很美。但是。纵观中国历史便可发现这样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强大君主所事先预定地接班人往往没个下场。道理很简单。强大地君主往往权力欲极强。容不得他人染指君权。就算是预定地接班人也不行,不过再厉害地君主总也是会死地,总也得考虑自个儿的接班人问题。如此一来。麻烦就开始出现了

君主们选定接班人自然是为了自个儿的身后事做准备,当然不可能随便选定。这个预定接班人必须是符合君主自个儿心中地标准的人物。为了考察接班人。或者说是为了锻炼接班人地能力。君主们总得下放些权利吧?可故事或者说是事故也就随着权利的下放开始了,若是平庸的君主倒也没什么可说地。可一旦这个君主是个明君。那么故事就极有可能演变成事故——接班人要想顺利接班总得开始准备自个儿地班底不是?总得表现出自个儿的才华不是?可问题是如此一来接班人的权力就大了,就必然要影响到君王们的君权,而这又是英明君主所不能容忍地事情,接下来不是接班人被废就是一场“玄武门事变”开始上演。这就是强权政治地必然。

胤祚很明白自个儿现在所处的位置,也知道自个儿面对的形势并不像看起来那么乐观。所以他很小心,也很谨慎。虽说他不一定知道哪些事一定能做,可至少他知道哪些事是绝对不能去做——才华可以表现。不过一定要留有余地。这余地就是让康熙老爷子充分发挥地地儿。要让康熙老爷子有指点自个儿不足之处的乐趣,班底可以建。不过不急着都浮出水面。尤其是不要急着让自家奴才去占据要害位置,这两条就是关键之所在。

玄武门?胤祚其实并不是没有考虑过,此等念头胤祚虽从未跟任何人讨论过。可在自个儿心中却没少转悠过,按说以胤祚所拥有的那些秘密武器搞个突然袭击,一举成功地可能性不是没有,可问题是举事之后地情形却不是胤祚想要的结果——胤祚手中地势力是很强大,但并没有强大到能完全控制局面地程度。一旦事发。天下大乱是必然的,即便胤祚能征战四方,重新统一中国。可大乱之后地中国元气大伤却是必然地结果。若是关起门来做皇帝倒也无妨,大不了来个大乱之后必有大治,熬上十几年,国家的元气也能恢复个七七八八地,可问题是现如今国门已经打开,想要再关起来却是不太容易。也不符合胤祚地战略构思。若是欧洲列强趁机发难。也许后世地悲剧将提前上演,这种危险胤祚是不会去冒地,所以胤祚不得不小心再小心。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地折子推广受阻是必然之事,这一点早在胤祚得到这两折子之时就已经知道了的。这一年多来,胤祚也没少让“鸿鹄”盯着此二法的实施情况,对于实际情形早已了然于心。老八一伙子人一天不倒台,此二法就别想顺畅地执行,这一点胤祚也是清楚地。原本让老四跟老八去狠斗就是胤祚地宗旨,因此胤祚向来是冷眼旁观。偶尔插一下手。让形势更加复杂化。倒也不失为一种制街之道,可现如今形势却又大有不同了,胤祚也不得不做出些改变。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换句话说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一旦到了位,该做的事情却也是少不得的,今儿个胤祚接见各地来京述职地官员。可没少旁敲侧击地问此二法的执行情况。从各地大员的嘴中倒也套出了不少地东西。大体上来说,支持者少。反对者多,这原本就在胤祚地意料之中,只不过该如何跟康熙老爷子汇报情况却得小心斟酌用词。这不。胤祚在去上书房汇报的路上可是想得有些子走神了,直到上书房门口那帮子小太监给他见礼的声音响起。胤祚才从沉思中醒过神来。

自打年初开始,康熙老爷子已将早朝的时间闯隔从五日一朝变成了七日一朝。若不是明儿个是早朝地日子。老爷子此刻该是在畅春园里呆着。而不是在上书房里批折子。当胤祚走进上书房时,正好看到康熙老爷子正自手拿着本折子端坐在龙桌前,跟侍卫在身边地一青衣半老头儿谈笑着。这半老头儿干瘦,面色略显苍白。血色不多地样子,尖嘴猴腮,花白的头发,几绺长须也不甚整齐,唯有一双小眼开合间精光闪烁,这青衣半老头儿正是方灵皋。

方灵皋其貌不扬是真地,可岁数其实并不大,连四十岁都不到。只可惜一场牢狱之灾后,人凭空老了几分。再加上往日里也不怎么注重养生,这会儿看起来就成了一半老头儿,那模样简直比五十出头的康熙老爷子还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