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页)

“惟其出自本心,是故圣心期许,王爷所为仁心尔,正是帝位之最佳人选。”邬思道淡淡地说了一句。也罢,老二这货虽受了多年的苦,可那性子只怕没变多少,当初害他的人可是老四、老八,跟咱关系并不大,他要斗也得先从老八他们开始,咱最多是受个牵连罢了,事到如今,也只能走着瞧便是了。胤祚默默不语地在室内踱着步,眉头却锁得很深,他在想着一个关键性地问题老爷子究竟还有多少时间?

第三部角力 第三百零五章布局(上)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9…3…1 18:01:01 本章字数:4130

高手布局往往如羚羊挂角般无迹可寻,毫无疑问康熙老爷子是个玩权术的高手,方苞自然也不会是权谋的庸才,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康熙老爷子的布衣宰相,这二人联手布下的局自然是高明的很,若不是邬、林二人早已明白康熙老爷子的用心只怕也未必能瞧得破其中的关窍,至于胤祚,虽也算是权谋之才,但若不是邬、林两大谋士的点破,只怕还是一头雾水,迷糊不知所以然中,然而即便是邬、林二人已然推算出了其中的关窍,却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暗自做了一系列的安排,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那场政治风暴,谁也不敢保证胤不会先拿胤祚来开刀。

平淡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就是康熙四十四年四月,自从胤祚奉命去探视胤之后,康熙老爷子始终就没有再提起过这些事情,宛如啥事都没发生过一般,唯一的变化就是胤的日子过得舒坦了一些,虽还是宗人府看管下的罪人,但其妻、子已然可以入宫探视顺便送些吃食,这等事情原也属常事,朝臣们也不觉得有什么出格的地方,毕竟胤还是老爷子的儿子不是?

刚开始那会儿,老四、老八等人还紧张了一阵子,以为老二可能会重新起复,到了末了见康熙老爷子不闻不问的样子也就都看淡了,相互间掐着斗得很紧,短时间内暂时还看不出谁胜谁负,不过大体上来说胤却是落了下风试行摊丁入亩的九省中六省的定税制工作早已完成,康熙老爷子也准了施行的办法,不过到了地方却乱了套,除了山西、陕西两省因为搏雯的强大控制力得以顺利实施之外,其它省份扯皮的扯皮,推脱的推脱,总之就是不办事儿。到了收税的时候,那乱子就更大了………官吏喊收不到税,富户联起手来拒绝纳税,要不就是喊歉收拖着不交税,而老八门下那帮子大小官吏不但不动用官府地力量去收税,却纷纷上本言及此税制不合理,认为容易激起民变云云,闹得满朝风云,老四只能硬着头皮让户部大小官吏到地方忙着督导,那效果也就是差强人意而已。

老四、老八死掐。胤祚身为上书房亲王却是冷眼旁观,理都不理,最多是在接见来京述职的官员时,不咸不淡地劝说一番,大道理讲了一箩筐,实话没有半句。面对着官员们的抱怨,胤祚也从不反驳或是火上浇油,最多只是拿老爷子的话来搪塞一、二。老八一方见胤祚不插手,也乐得痛打老四,那股子狠劲还真有点儿气魄的,愣是整得老四眼圈都发黑了,再加上杨名时不满胤将户部人手都调拨出去以致于影响到原本就进展缓慢的币制改革。更是三天两头地在户部跟老四闹。按胤祚的估计,到了六月收税大季时,老四必然是再也顶不住了,除了缴械投降外,只怕也没别的招了。也许到了那会儿才是老二上场唱戏的最佳时机,不过这也仅仅是胤祚自个儿的猜测罢了,到底是不是这个样子。胤祚心中其实也没底。

康熙四十三年四月十二日,运送正黄、镶黄两旗兵丁前往东瀛驻扎地船队归来,同时归来的还有八旗商号的各支船队,累计获利高达四千万两白银,扣除关税之后,依旧有三千余万两之多,宗人府发银子发到手软。旗人们领银子领得眉开眼笑。即便是普通的旗人也能一气领到百把两的红利,京师上下大小旗人个个欢欣鼓舞。赞扬圣上英明之声不绝于耳,老爷子的马屁都被拍得通红发亮,圣心大悦之下,下令大赦天下,除谋逆大罪外,所有犯人依例减等,一时间天下称颂之声再起,康熙老爷子又过了一把开明君主地瘾。

就在这普天同庆的大好日子里,康熙老爷子没有召集上书房大臣议事,突地下了道诏书………废太子胤原就受小人魇魅以致行为乖张,现如今一心向善,能改过自新,准撤其圈养之罚,着进上书房读书。这道诏书一下,满朝俱惊,即便是早已有所知的胤祚也吓了一大跳,他可没想到老爷子会如此突兀地来上这么一手,事先竟然没跟上书房大臣们通个气。这会儿老四、老八都还没真儿个地分出胜负,如此时机让老二跳出来,岂不是乱上加乱,天晓得老爷子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