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部分 (第1/4页)

“林中堂?杨洪,啊,你是……”萧遥顿住了,整了整衣衫,恭敬地行了个礼道:“广州举人萧遥见过二阿哥。”

“且慢,你怎知本贝勒的真实身份,莫非林先生有过交待?”弘扬有些好奇地问道。

“不曾。”萧遥微微一笑道:“林相当年游学天下之时跟家父曾同窗过三年,故此算是学生地长辈罢,学生原本是打算进京赶今科的大比,只是在下时运不济,走到半路遭了劫,丢了银两,只好一路卖字来京,不料刚到了京,又大病了一回,错过了今科,原想左右无事便在京师里安了身,等着下一科也成,原也没打算去拜见林相的,只是后来林相平叛受了伤,于情于理在下都不能不上门探望一声,说实话,在下跟林相也就是谈了半个多时辰罢了,并没有什么太深入的交流。”

“那你怎地知晓本贝勒的身份?”弘扬点了下头道。

“呵呵,那只能怪二阿哥太懒了些,杨洪倒着念不就是弘扬罢,再者能跟林相来往的自然只有宫里的阿哥们,这两相联系,结果不就出来了吗?”萧遥笑呵呵地说道。眼瞅着此人观察与推理能力都强得惊人,弘扬心中暗自嘉许不已,望着笑呵呵的萧遥一时间不免有些想得入了神,而萧遥似乎也若有所思地看着弘扬,这一大一小两人都不开口,房间里的气氛颇有些子怪异起来……

第三部角力 第四百三十三章蝴蝶的翅膀(一)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9…5…6 18:36:54 本章字数:4109

在胤祚的心中始终有种使命感,或者说是一中紧迫感,不为别的,只因他很是清楚在时代的大潮流中,只要一步跟不上,那就步步跟不上,这已经是被历史所证明了的。胤祚对前世那会儿的历史并不是很了解,可有一条他是清楚的,那就是现时代的世界诸国中有能力完成工业革命的其实只有两个国家大清与英国。

胤祚不清楚英国是何时开始工业革命的,也不清楚现时代的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了没有,但是胤祚知道工业革命的三大标志是什么蒸汽机、飞梭、纺纱机,这三样东西就是推动工业革命的利器,工业革命首先是在纺织业开始,而后全面席卷所有的产业,以集约化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

蒸汽机、飞梭、纺纱机这些玩意儿在胤祚名下那些繁多的秘密试验室中早就造了出来,而蒸汽机则早已投入到实用之中,在八旗商号名下的众多矿山、造船厂、枪炮局中屡见不鲜,但是胤祚并没有将蒸汽机推广到民间,甚至也没有将飞梭、纺纱机这两样东西交给工部,即便是在皇家名下的江宁织造府也没有用上这两样东西。

先进的未必是最合适的,工业革命固然是必须的,这也是胤祚必须完成的使命之一,但是心急总是吃不了热豆腐的,没有基础想要盖高楼,那简直是天方夜谭。现时代的大清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基础,但是并没有工业革命的迫切需要,换句话说就是一旦工业革命正式启动,各种商品之数量立刻会有一个迅猛的增长,如此一来。销路何在?靠国内市场消化?完全不可能!现时代地中国还是自给自足地小农经济。根本无法完全消化工业革命的成果,大清需要海外市场,说得明白一点就是需要殖民地来倾销工业产品。

资本的积累是血淋淋的,马克思说的一点都没错,至少胤祚认为是没错地。但问题是这血的代价胤祚交不起,他可不想像历史上的法国那般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从而将自己或是自己地子孙送上断头台。再者,胤祚也不想因为工业革命而导致国内长期的动荡不安。想要吃螃蟹,还得防备一不留神被螃蟹的大钳子给夹了,这里头就存在一个悖论,该如何解决,胤祚不得不小心再小心,而在这件事上头,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帮不上胤祚的忙,所有的事情都必须由胤祚自个儿来决策。。。

工业革命的基础不外乎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四大要素。这其中技术、资金都已经不是问题。毕竟现如今的大清还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就资金而言,远远超过了这时代的任何一个国家。劳动力?这可是个大问题,不错,大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可问题是绝大多地人口都被土地所约束住了,整个中华之地大多是离不开土地地农民,要想将这些农民解放出来决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这正是胤祚要允缜出面去执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的根本所在。当然,胤祚所要的摊丁入亩之策跟原本的策略却是不同的。胤祚并不限制田亩的兼并,但也不鼓励,至少在工业革命开始前不会去刻意限制田亩的兼并,胤祚要的是逐步解放人口,为工业革命打下劳动力地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