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 (第1/4页)

郎将,爵进余姚亭侯,领徐州刺史;少子袁尚为奋威中郎将,爵进余杭亭侯,领豫州刺史;高干为安南将军,爵进钱塘亭侯,领兖州刺史,钦此!”

“臣袁绍领旨谢恩。”袁绍高举双手接过圣旨,跪地谢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袁绍身后,袁谭、袁熙、袁尚、高干以及一众河北文武官员纷纷跪倒,三呼万岁。

“魏公请起。”宣旨太监上前搀起袁绍,谗笑道,“咱家在这里恭喜魏公满门加官进爵了。”

“哈哈哈。”袁绍仰天长笑三声,大手一挥朗声道,“来人,带公公下去好生招待,不得有误。”

“遵命。”早有家将上前向宣旨太监道,“公公请。”

宣旨太监满心欢喜地下去了。

待宣旨太监去远,袁绍又将圣旨往堂上恭恭敬敬地供好,这才转过身来不无得意地说道:“孤虽败于官渡却终得入主中原,西凉铁纵然骑席卷中原可到头来却还是要把中原拱手相让,痛快!哈哈,太痛快了!”

谋士审配不无忧虑地说道:“主公,这只怕是贾诩的诡计。”

“诡计?”袁绍不以为然道,“能有什么诡计?”

审配虽然本能地认为马屠夫没安好心,可真要让他说出马屠夫存了什么居心却又说不上来了,审配和逢纪一样,两人虽然对袁绍忠心耿耿,可论能力却终究比田丰、许攸差了一大截,现在田丰被杀,许攸叛投曹操亦殃于乱军之中,河北人才凋零,袁绍帐下从此再无出色之谋士。

见审配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袁绍不由闷哼一声道:“正南需谨记,且不可信口雌黄。”

审配差愧满脸,默然无语。

袁绍又向袁谭、袁熙、袁尚、高干三人道:“显思、显奕、显甫、元才,如今你们三个也是朝廷正经敕封的封疆大吏了,是时候自立门户了。显甫(袁尚)、元才(高干),孤给你们每人三万兵马,择日南下入主兖、豫两州,显思地扬州、显奕的徐州还在孙坚、曹豹的控制之下,要想让这两州成为我们袁家的地盘只怕还要等些时候。等孙坚、曹豹打得两败俱伤,孤再亲率河北大军南下,扫平徐州、江东,如此当可与马屠夫平分天下。”

第二卷 八百流寇起狼烟

第327章 伐西川屠夫用计,攻江都孙坚丧命

洛阳,太常府。

司马懿蹑手蹑脚地进了暧阁,向司马防、司马朗父子恭声作揖道:“孩儿见过父亲大人,见过兄长。”

“仲达你来了?”正伏案察看文书的司马防闻声抬头,眉宇间掠过一丝忧色,问道,“为父听说今日丞相召见你时,你喝了西域长史班善进献给丞相的葡萄美酒?”

司马懿道:“确有此事。”

司马防道:“仲达,你忘了为父平时是怎么教你的?为人要谦逊,行事要低调,且忌锋芒毕露、招人妒嫉啊。”

司马懿道:“父亲教诲,孩儿时刻铭记于心。”

司马防道:“那你为何还擅自喝了丞相的美酒?”

司马懿道:“孩儿一时糊涂。”

司马防道:“行了,此事就到此为止吧,以后行事要低调。”

“孩儿记下了。”

“去吧。”

“孩儿告退。”

司马懿向司马防恭恭敬敬一揖,转身退出暖阁。

待司马懿的身影消失在暧阁外,一直未曾做声的司马朗却忽然说道:“父亲,今日相府之事,对仲达来说也许并非什么坏事。”

“哦?”司马防道,“伯达此言何解?”

司马朗道:“二弟平时为人极为低调,纵然心中怒极亦能和颜悦色。此番丞相召见,正是格外需要谨小慎微之时,奈何二弟却反而显得锋芒毕露,这不是很反常吗?”

司马防道:“伯达也看出今日相府之事仲达乃是有意为之?”

司马朗道:“二弟鹰视狼顾,相貌与常人迥异,而且身怀经天纬地之才。但凡略通相术之士,就能看出二弟不像是久居人下之象!如此,则难免不遭丞相所猜忌,二弟今日之举怕是为了宽解丞相猜忌之心吧。”

“事情坏就坏在这里!”司马防道,“丞相是什么人?军师贾诩又是什么人,岂能看不穿仲达这点小把戏?仲达这么做只怕是适得其反,反而加重丞相地猜忌之心哪。”

“这个……”司马朗道,“二弟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却终究还年轻,还缺些历练。”

“唉。”司马防叹息道。“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