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1/4页)

她是想要利用自个的医术优势,拓展人脉,简单地说就是抱各种各样的大腿,只是太后的大腿虽粗,可也没那么好抱的吧。

不行,得阻止三公主,可是如今她们在太后娘娘的眼皮底下,司徒娇就算心里急得不行,也不敢做得太明显,只能暗地里给三公主使眼神,希望三公主别贸贸然给自个找事儿。

可是一心想着尽快结果长乐宫之行的三公主,压根没注意到司徒娇的眼神,只听她对着太后说道:“孙女儿记得在冷暖交替或者操心太过的时候,皇祖母也总犯头疼的毛病。今日正好表妹身边的那位妈妈也随行一起进了宫,皇祖母何不让她们一起替皇祖母诊诊脉。

虽然表妹说无法根治皇姑祖母头疼的老毛病,可到底经过她们的针灸还有调理的方子,让皇姑祖母的老毛病轻了许多。

再说了皇祖母与皇姑祖母的情况各有不同,说不定皇祖母的情况是可以根治的呢!”(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章 不敬

三公主这一番话,让司徒娇一头冷汗,却正中太后娘娘下怀。

刚才她之所以沉默,并不是因为听司徒娇说自个无法根治大长公主的头疼病,就对司徒娇的医术产生怀疑。

中秋那日她见到大长公主那个精神劲儿,心里可是吃惊得很哪!

平日里大长公主虽然在人前努力让她自个显得精神气十足,那脸色可就不是那么好看的,中秋那日看大长公主可是容光焕发得很。

一番询问之下,才知是托了安宁侯府那个养在府外的嫡女之福。

太后刚才的沉默只是想要一个开口让司徒娇替自个诊治的台阶。

这不,三公主就铺了个台阶出来了,太后看向三公主的目光更加慈和了几分。

宫中少温情,三公主年龄不大,却能知道并记着太后身上的毛病,着实不易。

太后心里对三公主极为满意,对三公主的母妃更是高看了两分,因为惠妃把三公主教得极好。

太后先慈爱地看了三公主一眼,然后按了按额头转向司徒娇:“瑶儿所言极是。哀家确有头疼的老毛病,只不知娇娇儿可能替哀家整饬整饬,也好让哀家少受些折腾。”

太后的话说到这个份上,若司徒娇再不出手可就显得过于侨情,也是大不敬了。

司徒娇在太后娘娘面前再此跪了下去:“太后娘娘有旨,臣女万不敢辞。只是臣女年幼。医道一途也只学得些毛皮,实不敢托大。臣女有个不请这情,还望太后娘娘应允。”

只要能得司徒娇之手解自个之病患。她的要求只要不过份,太后娘娘觉得无有不可应允的。

当然司徒娇提出的要求绝对不过份,她不过就是请求太后娘娘将太医院专门替太后娘娘治病的太医一并请来长乐宫,名之为会诊。

这个要求既不过分,也很好办到。

很快太后就使人去太医院请来了太后的御用太医,那是一老一中年两位太医,从他们相互的称呼中。司徒娇不难听出这是师徒二人。

三公主低声替司徒娇介绍,这两位是太医院目前医术最顶级的御医,也是品级最高的御医。

在太医到来之时。司徒娇和李妈妈已经参太后进行了一番细致认真的望闻问切,心里对太后的头疼症也算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秋那日久不出宫的太后去了西山马场参加中秋盛会,为了太后的健康,当日太后刚从西山马场回来。两位御医就来长乐宫给太后请过平安脉。当时并无异常。

此时突然得太后有宣,两位御医着实吓得不轻,慌急慌忙随了太监往长乐宫赶来,一路上想从太监嘴里问出个一二,可这太监的嘴像上了锯子一般,就是不开口说明,只一味地引着他们往长乐宫而来。

等到进了长乐宫却见太后娘娘精神头十足地坐在美人软榻上,正与三公主唠嗑。两位御医这才大大地松了口气,心头压着的一块大石头顿时落了地。

两人不由自主地拿眼睛瞟了眼传旨太监。可见心里算是埋怨上了。

心里还是疑惑太后的突然宣召,不过只要不是太后有恙对他们而言比什么都好!

等到太后说明宣召他们的目的,两位太医看着司徒娇主仆,顿时整个人又不好了。

面前两个女子,一个不过十一二岁的模样,面相稚嫩得很,怎么看都比三公主还要年幼些,另一位看穿着即知明显是个仆妇,真不知太后是怎么想的,居然宣他们来与这样两个女子商讨医术,并且还是医治太后那个头疼的老毛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