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 (第1/4页)

结果部队回到驻地之后,过两天再次接到剿灭命令,因为果敢共和军又和某支**武装勾结一起。

可以想见,这种当世吕布一般的作风,如果放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早被痛下决心彻底剿灭了。

而md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民族关系,则注定了每一支力量都不会太过强大,因此大家都要尽量征得同盟者,哪怕这个同盟者可能给自己背后捅刀子。

也正因为这里是md,庞文澜才可以毫不顾忌的采用这种做法。

在与md政府军发生的几次交火,果敢共和军同样表现得及其滑头。只是这种滑头就不是左右摇摆了,而是将游击战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有一次,md政府军出动数万人,撒开大网进行搜索,竟然连果敢共和军的人影都没有捉到。

而几天之后,果敢共和军突然出现在后方,切断了md政府军的补给通道,烧毁了后勤仓库。

在其余的几次战斗中,md政府军同样没能讨到半点便宜。

果敢共和军如同鬼魅一般行踪不定,永远没有人知道他们将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对md政府军狠狠的咬上一口,然后安全的悄然而退。

几经交手下来,md政府军伤亡惨重,果敢共和军却毫发无伤。

由于果敢共和军很少捣乱,加之至少在表面上威胁还不大,因此md政府慢慢的也就放弃了。

只要果敢共和军的所作所为不是太出格,md政府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果敢地区实现和解和停火之后,这种态度得到了更好的延续,直到通莱担任七十七师的师长。

此外,长箐山地区复杂的地势地貌,也是md政府军头痛的另一个原因。

这里山连山,岭连岭,满眼都是茂盛的原始丛林,只见走兽,不见人烟。

对防守者来说,处处都是最佳的伏击地点,而对于进攻者来说,处处都可能成为自己的葬身之处。

尽管名义上属于md,但是md政府对长箐山并不了解,尤其是在果敢共和军占据这一地区之后,政府和军方的人更少进入这一地区了。

通莱担任师长后,从箱子底翻出一些粗略的老旧地图,然后间或的秘密派人勘测,对地图予以完善。

面对这样一个对手,在这样一个地区,md政府军不得不小心翼翼。

他们的行动遵循着一条比较了解的路线,前方的数名侦查员不断向后方传来“安全”的报告,主力部队才缓慢的向前推进着,结果行军速度大受影响。

尽管深入果敢地区数公里后,仍然没有发现半个敌人,md政府军仍然不敢大意,尤其是当前方出现了一个葫芦形的峡谷。

md政府军并不知道,庞劲东的伏击阵地就设在这里。在峡谷两侧的山上,到处都是血狮军团的士兵,依照各自的武器配备,分成了几个火力层。

血狮军团的士兵们或是隐藏在丛林里,或是披着伪装网,一动不动的趴伏在那里,手里举着武器,紧张的瞄准着峡谷的入口。

在正常情况下,士兵们裸露在外面的皮肤还应该涂抹上伪装油彩,但是长箐山这里没有那么完善的配备,只能因陋就简,用黑灰代替了。

由于考虑到z国籍士兵相当数量来自农村地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接触科学技术不多,因此缺乏熟练操纵高技术武器的能力。

所以庞劲东在对他们进行训练的时候,采用了和m国士兵不同的训练大纲,尽量突出他们的特点和优势,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注重伪装。

毫无疑问,庞劲东当时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哪怕是从近处观望过来,也只能见到这里只有一片片的树林和草丛。

尽管肉眼观察不出来,但如果借助红外成像仪对这里细细观察,血狮军团恐怕就要暴露出来了。

因为人体散发出的红外线不同于周围的树木和岩石,可以很清楚的分辨出来。

幸运的是,md政府军并没有这样的装备,就算是有,每走几步路就探测一番,显然也不太现实。

庞劲东通过望远镜看着,眼见md政府军已经走到了峡谷的入口,马上就要进入伏击圈,不由得紧张起来。

但是刚刚走进来几个人,md政府军却突然停住了,一群军官模样的人围聚在一起,对着峡谷里面的地势指指点点。

“见鬼!”庞劲东心中暗骂了一句。

就在这个时候,庞劲东突然感到有人在后面轻轻拉了一下自己的衣角,庞劲东缓缓的回过头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