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1/4页)

大太太把先前的问题又问了一遍,大老爷琢磨了一下道:“就杨六指吧,他以前给陈家的二媳妇治过这病,有经验。”

大太太凑过去小声问:“据老爷看,那丫头是痨病吗?昨晚我和老七媳妇过去,她咳得快接上气了,不是装的。装不了那么像。”

大老爷道:“我也说‘不像装的’,可慕仁说,得痨病的人,都瘦得皮包骨,脸白得像死人,而不是那种黄色。仔细看,那丫头也不算很瘦,所以……”

“所以三弟怀疑她故意装病?”

大老爷点了点头,声音压得更低了:“那丫头走的时候也有八岁了,已经记事,她又自小机灵,可能看出了一点什么,怕我们害她,故意装出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糊弄我们。”

大太太也疑惑起来:“她自己说,她大病一场后什么都不记得了。”

“就是这点蹊跷,八岁以前的事记得少我信,要说什么都不记得,就有问题了。”

“老爷怀疑她故意那样说,就为了打消我们的疑虑,让我们以为,她对沈氏的死因毫无所觉?”

“有可能!”

“那怎么办?”大太太慌了,恨恨地说,“小小年纪城府这么深,真不愧是沈氏亲手教出来的,哪点像我妹妹了。”

大老爷瞥了她一眼,不客气地说:“像你妹妹有什么好?只落得生产里被人害死。”

大太太突然有了主意,一拍膝盖说:“就算她知道了又怎样?沈氏杀了她亲娘,本来该她这个做女儿的报仇,我们替她……”

话未完,已经被大老爷一眼瞪得咽了回去,大老爷朝窗外看了又看,才回头说:“你这话,叫人听见了,还以为是我们害死了她娘,明明就不关我们的事。”

大太太奇怪地看了自己的丈夫一眼,但也聪明地没出声反驳。

吃过早饭大老爷就去请大夫了。俞家大老爷亲自出马,大夫来得很快,刚过辰时,就已经出现在俞宛秋屋里,而且来的不只一个,而是三个,除马大夫,杨大夫外,还有一位苟大夫。

如果是平时,光是三位大夫的姓氏就足以让俞宛秋偷笑出声了,可今天她真的很紧张,因为她没想到俞家会一次请三个来。

听着外面兰姨跟几位大夫的问答,俞宛秋知道很快就轮到自己了,下意识地攥紧手里的东西。

最先进来的是马大夫。兰姨放好垫枕,却并未退下,目光忧虑地在大夫和姑娘之间打转,倒也符合忠心奶娘的形象。事实上是刚好挡住了跟着大夫进来,而后靠墙陪坐的大老爷的视线。

马大夫身为妇科和儿科大夫,一生医过的妇人不少,最先见到帐中伸出一只白皙嫩滑的手臂时,倒也能眼观鼻,鼻观心,专心诊治。可他怎么把脉也把不出问题,正要出声,对方手腕一翻,他袖子里多一个硬硬的元宝。

没提防大老爷眼尖,好像瞄到了什么,走过来问:“怎么啦?是不是侄女的病很难确诊?”

同人卷 第一百五十七章 自力更生

第一百五十七章 自力更生

马大夫收了银子。自然会替人遮掩,那么大一锭,都抵得上他半年的诊金了。难怪病人手边始终放着一条手绢,里面鼓鼓的像包着什么,原来竟是这样的好东西,今天这一趟出诊可真是赚死了。

可惜因为大老爷突然闯来的动作,风吹帘动,微微露出了一条缝隙,虽然只是极短的时间,可那花容月貌,还在撞进了马大夫的眼睛里。可怜的马大夫,一连两次受惊,而且是男人最在意的财色,顿时变成了呆鸟。

他一生在小镇行医,虽说足迹踏遍了祁门全县,所见以乡村妇人居多,哪里见过这样精致的美人?脸儿有点黄黄的,越显得羸弱娇怯,俞家的另外几位姑娘虽说也美名在外,跟这位比起来,可就差远了。

“马老弟?我侄女的病到底怎样了?”大老爷见马大夫突然捣鼓袖子。心生狐惑,走近一看,发现马大夫面孔潮红,呼吸加快,眼神呆滞,赶紧追问了一句。

兰姨见大夫如此,不管他到底为何,只觉得机不可失,抢到大老爷身前冲着大夫直摇手,一副生怕病人知道了实情会伤心的样子。

马大夫也不笨,立刻有了主意,勉强挤出笑容说:“没什么事,就是有点体虚气弱,听说姑娘刚从苏城来,路上受了累,又有点水土不服,调养一下就好了。”

兰姨还在给大夫打眼色:“我家姑娘真的没什么病吧?”

“没有,我开几副补药,你慢慢给她服下,再好好休息几天就没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