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 (第1/4页)

,是彻底改良了品种——当然任何规律都有例外,如现代某国皇室,那顽固的丑陋基因,不管综合了多少代美女的血统,依然是线缝三角眼,塌鼻子,矮个子,而且有越来越矮的趋势。

眼看何若歆跟到了毓秀斋大门口。就要登堂入室,俞宛秋不得不使出杀手锏,把自己的病以及俞府中人的反应告诉了一遍,何若歆尴尬地站住了。没想到有人从后面越过她,径直往里走,何若歆急得直喊:“秦公子,你不能进去,她……”

尽管她的话没说完,秦公子还是听懂了,轻描淡写地说:“我就是来给她看病的。”

“刚不是已经看过了吗?”

“客厅里人多嘈杂,诊脉不准确。还是书斋安静些。”

“可是……”

“你先回去吧,这里有我。”

何若歆不敢违抗,这位是她哥哥的上司,连哥哥都要听他的。

毓秀斋里,秦公子和俞宛秋分宾主而坐,既然没外人,秦公子也不打马虎眼了,直接道明事实:“你没病。”

“是的,我这样做,也是逼于无奈”,在懂医理的人面前,她本就没存侥幸心理。

“哦,那你说说看。”

俞宛秋把嫡母沈鹃和自己当年在俞府的遭遇说了一遍,然后苦笑道:“就是靠这个病,我才过了几天安静日子。”

“既然俞府这么可怕,你为什么要回来?听说你在苏城有自己的房子,还有好几间铺子,你完全没必要投奔祖父母,是什么原因让你回来的?”

秦公子的目光咄咄逼人,语速越来越快,大有审案的架势。

俞宛秋心里恨恨地想:要不是被你们盯上,我会自讨苦吃吗?

不过理由她早想好了,“为了整理父亲的文稿,我想在他去世十周年的纪念日,替他出一本遗墨集,供奉在他的灵前。”这些天她起早贪黑,做了那么多笔记,就为了圆这句话。

这个答案显然出乎秦公子的意料,可是当他看到一页页娟秀的笔记时,他又不得不相信。

坐在书桌前随手翻阅,很快就看得津津有味起来,嘴里还念着:“‘一卷残书牛背稳,数声短笛烟光绿’,好诗!这是你父亲写的?”

“嗯,可惜只有两句。”

“所以你在后面加上俏皮的小注:为何是残书?短笛对牛吹,莫怪牛践踏。”

“那个,我好玩写的啦。这只是草稿,以后定稿的时候肯定就没有了。”

“这本草稿就留给我吧。”

俞宛秋急了,“没有草稿,我怎么定稿?”

“当然是等你定稿之后,我再问你要草稿。”

“……”,俞宛秋咬住嘴唇,这个秦公子,到底要干什么?

秦公子把整间书房打量一番后说:“如果你只是想要这些书,我可以帮你跟俞家人说,你没必要留在这里。”

俞宛秋小心翼翼地措辞:“多谢公子仗义相助,其实也不用全部带走,只带走父亲精读过的几十本就行了。”

秦公子爽朗一笑:“没问题,你今晚就把行李收拾好,我们明天走。”

俞宛秋惊疑不定:“我们明天去哪里?”

“你不想回苏城吗?”

“当然想”,但谁跟你是“我们”?

“那就对了,我送你回苏城。”

秦公子走后,兰姨蹭过来小声问:“姑娘,秦公子不是要绑架你吧?”

说实话,俞宛秋自己也很怀疑。

同人卷 第一百六十一章 疑似有孕

第一百六十一章 疑似有孕

既然秦公子说明天走。俞宛秋姑且信他,让兰姨收拾好行李,自己则仔细地把几个书架一一翻检,凡是父亲留下了笔迹的,就清出来,竟有一百多本。还不知道俞家肯不肯让她带走这么多,这书斋和藏书,对他们来说是某种象征,那是他们家的荣耀。即使书斋一空几十年,仍满载着往昔辉煌的记忆。

古代的状元是很了不起的,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只出了九十个状元。记得她还是何小慧的时候,曾去某地旅游,那里就有一颗六百多年树龄的菩提树,据说是明代某状元之母手植。而那个村子,就叫状元村,村里出了个状元,一村人跟着荣耀了几百年。

书整理完毕,已经夜阑人静。九月初的天气,风里有了一点凉意,俞宛秋抱紧手臂。从敞开的窗子望出去,四周一片黑沉,不能像某人一样“对月遥想音容”,因为今晚无星无月。

伫立片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