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1/4页)

赵延昌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有了军职,不仅现在出宫办事方便,将来随儿子上战场也名正言顺一些。于是开口唤王怀安进来,让他准备一张空白任命书,连禀笔太监都没叫,亲自用朱笔填了个“宣慰使”。见王怀安站在一旁发呆,提醒道:“用印。”

王怀安才如梦初醒一般,赶紧拿出皇帝的御印,小心地盖在上面。

太子妃走后,王怀安忍不住问:“皇上,这宣慰使是几品啊。”

赵延昌告诉他:“无品,根本就没这官衔。”

看王怀安怔楞,皇帝难得地解释了两句:“她是太子妃,给她任何实衔都不合适,所以朕临时想了个虚衔。只要让她以后能自由出入军中即可。”

王怀安立刻捧马腿:“陛下亲封的,就是实衔。”

赵延昌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有趣之事,大笑道:“的确是实衔,她上战场,可不就是去安慰那个火气旺盛的太子?封她宣慰使倒也名副其实。”

笑声刚歇,何洛绘递牌求见,果然带来了秦决的消息。秦决很谨慎,连从人都不入赵国宫门,而是找到了曾参与谈判的何洛绘私宅。

赵延昌靠在龙椅上问:“他怎么说?”

何洛绘回道:“秦决希望陛下能拨冗一见。”

“让朕微服出宫,跟他秘密会晤?”

“是这个意思,不过微臣已经跟他说了,陛下近来事务繁忙,可能抽不开身,再说以天子之尊,于两国交战之际,也不宜轻易出宫。”

“无妨,朕倒想会会他。”赵延昌有种预感,这人日后会成为赵国最强劲的对手,所以他想亲自见识一下。唯有面对面,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听说总是隔着一层。

何洛绘没出言谏止,只是说:“那让周安国多布置些人手”,周安国是御林军统领。

赵延昌表现得很安适:“不用那么紧张,盟约初订,他不会对朕不利的。赵国若不在了,靖王府也岌岌可危。”一损俱损的依存关系,他不认为秦决是那种自掘坟墓的蠢人。

“皇上英明。”

“他约定的地点在哪里?”

“藏珠阁。”

“藏珠阁?原来他也是此道中人,哈哈。你回去准备一下,叫上陈学愚和谢又安,我们巳时出发,藏珠阁有几道菜还不错,午时正好做个东道。”

藏珠阁是南都有名的ji院,赵延昌曾是那儿的常客。

———————————— 分隔线

感冒一时半会好不了,但不能总请假呀,所以今天还是爬起来码字了,头昏症状似乎有所好转,就是鼻子不通,都给我揪成红鼻头了。

我很想把昨天的欠更补上,估计很难办到,先更了今天的再说吧。唉,全勤泡汤了,粉红票也不敢喊。我也没看,大概早就掉到10名以外了吧。

请大家一定要多注意身体,人一旦生病,什么也顾不上了。

同人卷 第二百章 民情民意

第二百章 民情民意

时隔将近一年,落雨轩依旧宾客盈门,座无虚席,让俞宛秋欣喜之余,也感到很意外,迫在眉睫的战争都没让居民迁离南都吗?

一身蓝色短褐的伙计冲下台阶喊:“少东家”。

“别嚷嚷,我今儿是来当顾客的。”俞宛秋赶紧打断他的话。

去雅座招待贵客的陈进业闻讯迎出来,俞宛秋照样打眼色叫他别嚷出自己的身份。

她来这里,巡视铺子还在其次,主要想听听茶客们怎么议论时局。

记得在靖兰城时,只因为传言两国会开战,就有不少店家匆匆转让铺面躲进内地,南都这边可是实实在在地兵临城下,茶楼生意怎么没见变差呢?

她特意坐在几个书生旁边,听他们高谈阔论。

“奉贤兄,你看这场战事,我们赵国胜负几何?”

俞宛秋不由得嘴角噙笑,“我们赵国”取悦了她。戚长生没有夸口,南安王府才是南方的真正霸主,无冕之王,北方朝廷对南方百姓而言只具有象征意义。

叫奉贤的年轻男人穿一件烟灰色深衣,夹起一个黄褐相间的饼子说:“就如此饼。”

那是玉米面和荞麦面做成的双色夹肉馅饼,有人拱手道:“愿闻其详。”

奉贤把饼子一掰两半道:“一半一半。”然后问左侧的驼色圆领袍服青年:“成德兄,依你看呢?”

成德夹起一个去壳茶叶蛋,见几个人一副困惑不解的样子,把鸡蛋在自己碟子里滚上两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