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1/4页)

俞宛秋让车夫找一处僻静小巷停住,然后请来凌清澜,很客气地问:“不知公子有何事见教?”

凌清澜劈头就是一句话:“以后不要再见沈府的人了。”

俞宛秋心里一动:“为什么?可否烦请公子告知缘由?”

凌清澜却又蹙住了,半晌方道:“我也说不上来,就是觉得他们存心不良,最好是不见。”

“公子是不是听到了一些什么?”

凌清澜摇了摇头,也就是说,他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看俞宛秋不以为然,凌清澜急了,不顾身旁有虎视眈眈的侍从,直言告诫说:“如果他们对你哭穷,你不要信,沈府还没败落到那个地步。沈湛突然辞官,说实话,我觉得很蹊跷,皇帝明明挺宠幸他的。甚至沈昭仪的被贬,我都觉得不合常理,据说是因为翻看了皇帝御案上的奏折,那沈小姐出身侯府,从小就在家塾上学,知书达理的,要说刁蛮我信,说她会看皇帝的奏折,我不信。谁会那么蠢?就是一个村姑进了宫,也知道一句念烂了的古训,叫‘妇人不得干政’,沈昭仪会不知道?”

“你的意思是,沈昭仪被贬,沈湛辞官,都是在做戏?目的就为了让沈湛到赵国朝廷来做奸细?”

凌清澜道:“在下就那么一猜,也许失之偏颇,但这种事,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在下只是……只是不想看太子妃吃亏上当。”

“多谢公子”,以凌清澜跟沈府的关系,肯这样提醒她,着实不易,让俞宛秋心生感动,遂问他:“你八月十五要跟云大小姐定下婚期,今儿都十三了,你无论如何也赶不回去,定婚期的时候未婚夫不在,行不行啊?”

“她爱行不行”,凌清澜嘀咕了一句,又叮嘱道:“请太子妃务必听在下一句话,沈家的事不要管,沈家的人,不论男女,最好别见。这人啊,一旦利欲熏心起来,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以前固然有点交情,也赶不上功名利禄重要。”

“我会记住的。”

凌清澜还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不怕您笑话,刚才你跟馨表妹去净房时,我就很担心,怕她在里面玩什么花样,太子妃等会最好检查一下自己身上,看有没有多出什么。”

“不会吧,林兰馨那么爽朗热心的人。”

“我也知道不该怀疑她,可太子妃身份敏感,又是太子殿下的枕边人,梁帝一心想除掉太子,派了那么多杀手都不中用,也许会另辟蹊径,从他的身边人入手。”

“不管怎样,多谢你。”

“我不希望你出事。”

俞宛秋不敢再接下去,怕他说出更暧昧的话来,又道了一声“多谢”,头也不回地上了车。

没想到连茗香也劝:“太子妃,我觉得凌公子说得有道理,刚在客栈时,我就提心吊胆,总觉得那茶水的颜色不对劲,生怕您会喝。”

“你多心了,红茶就是那样的,再说我也不会随便吃喝外面的东西。”

想起凌清澜的话,在自己身上检查了一下,没见多出什么,为安心故,还是从平时放在马车上的备用衣服里拿了一套换上。

同人卷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秋家宴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秋家宴

从客栈回来,俞宛秋在房里闷闷地坐着。凌清澜说的那些话她并未全信。却也有所触动。

林兰馨的为人一向不错,如果说沈家有什么人值得她怀念,那就只有林兰馨了,可身为她表哥的凌清澜一再提醒自己远离沈家人,莫非他察觉到了什么?

“请喝茶,我的太子妃殿下”,探过来的,是茗香圆润娇憨的脸。

“先放到边上吧”,俞宛秋以手支额,眼神透过简单的十字格木窗飘向窗外的老槐树,总算泛起了一点温柔的笑意。她和赵佑熙居住的地方,总有老槐树庇护着。老槐树,那是媒人之树,董永和七仙女就是在老槐树下成的亲。

茗香看她笑了,把甘菊薄荷茶递过去,嘴里劝着:“为那些人伤神不值得,还不如照凌公子说的,不理就完了。反正你探也探望过了,还给他们安排了住处,是他们自己不肯去的,你已经仁至义尽。本来就不欠他们什么。”

“我没为他们伤神”,她只是在琢磨,沈家人这次南下,到底为什么而来?沈湛特意到军营求见,似乎想通过她谋得一官半职,林兰馨也表示想在南方落脚,可仔细揣摩,又不是那么回事。他们说的话,做的事,诸多矛盾,让她恍如坠落一团迷雾里。

这时知墨匆匆进来禀报:“太子妃,邱掌正来了。”

很快邱掌正的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