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1/4页)

赵佑熙乐得接受,一番指导后,两人开始安安静静地打坐。

没一会儿,俞宛秋睁开微阖的双眼:“‘意守丹田’,丹田到底在哪儿?”

赵佑熙的手指点向她身上某处:“这儿是中丹田。”俞宛秋微微颤抖,因为他的手触到了她的胸房,再一路划下,“这儿是下丹田”,那是肚脐下方的位置,再往下俞宛秋猛地捉住他的手,赵佑熙也没勉强,两人继续打坐。

可她自己越来越坐不住,因为打坐时,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力特别敏锐。两个人穿得少,坐得近,彼此气息交融,渐渐心浮气躁起来,甚至产生了异乎寻常的渴望。

也不知是谁先伸出手,两个人喘息着投入彼此的怀抱,吻得难舍难分,一面手忙脚乱地解衣服,然后迫不及待地合为一体。

等理智回笼时,他们已经结束了一次激烈运动。

“为什么会这样?”俞宛秋捂住脸哀叹。

赵佑熙满足地拥紧她,笑得像只刚偷到母鸡的狐狸:“男女双修,本来就容易变成这样,我早告诉过你的。”

“那我们以后……”还怎么练啊。

“你背对着我,或者离我远点。”

“嗯”,口里虽然答应着,她很怀疑。只要两个人都在床上,只怕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

赵佑熙抚着怀里的人:“我等会要去议事厅,你好好休息。”

俞宛秋看着他,语调有些迟疑:“除了学武,我还有一个想法。”

“你说。”

“牟翊是尧儿的师傅,他同时也是你的军师,肩上责任重大,不可能抽出很多时间来专门教他。不如,我抱着尧儿列席你们的议事会,好不好?让他从小听着这些,耳濡目染,比照本宣科,效果要好得多。在军营中成长,从小参与军事会议的尧儿,将来必是真正的帅才。牟军师也省得另外花时间和力气施教,他这个军师本来就够累了。”

俞宛秋会这样提议,除了确实想让儿子接受最生动的教学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她自己也想参与,而不是守在后院做“家属”,这不是她随军的目的。她不只是想跟他相守,她想给予夫君实质性的帮助。比如,在他领兵出战的时候,自己能成为营地的主心骨。夫妻俩一个在外杀敌,一个在内主事,这样的组合更牢固,更可靠。她不是不相信丈夫身边的那些将领,但自己坐镇,不是更放心些?

甚至,如果情况危急的话,她也能调兵遣将,为他守住阵营。

赵佑熙不是不支持,只是觉得:“尧儿现在还太小了,什么都听不懂,等他大点再说吧。”

俞宛秋却说:“你别小看了孩子,他听不懂不要紧,从小受熏陶,长期下去,必有所获,比死读兵书强得多。“赵佑熙挑眉道:“你在笑话为夫吗?”

“不敢,你是没那个条件,父皇到你十八岁才称帝。尧儿适逢其时,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样的好机会,有意栽培他呢?”

赵佑熙想了想说:“这事,我要征求一下牟军师的意见。”

“应该的,那几位将领也提一下。我不会很突兀地出现,可以借着送点心的机会,然后赖在那儿不走,第一次他们可能会有些别扭,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同人卷 第二百三十六章 翠衫将军

第二百三十六章 翠衫将军

这是俞宛秋第一次列席军事会议。议事厅里连同她和尧儿在内,共有二十三人。赵佑熙坐在主位,她坐在夫君身侧,下面左右两排,一排十人。

右边第一位是牟翊,第二位和第三位是陈学愚和谢又安,中间几位打过照面,但叫不出名字,最末一位是军需官刘明仰。

左边起首两位是绵远大营的陆满仓、陆满屯兄弟,第三位是云州军营的统领赵真,第四位是昴州军营的统领张庭,后面几位不大认识。

从他们互相之间的称谓,还有穿着打扮上,大抵可看出,右手是军师、参事等文职官员,也就是俗称的智囊团;左手一排则是武将,各地军营的统领一大半都在。

赵国目前为止仅开了这一条战线,所以主力干将都集中于此,等打退了西北军,把梁国江北三州全部占领后,战线应该就会铺开。兵力也要分散了。

这次会议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厅外有人通报,皇帝派来了一个慰问团,由何洛绘带领。使团成员中有司礼监总管马公公,还有两名御医和两位东宫女官,是赵延昌听说太子妃和小郡王染病后特地派过来,让他们随军照顾的。

赵延昌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