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1/4页)

来说,能聚集财力,也是本事,怎不叫人妒恨?

俞宛秋看着手里的短笺久久不语,戚长生以为太子妃根本不想理睬,打手势让手下准备回宫,太子妃却在这时开口道:“送信来的人你审过了吧?”

“是,那人是张家绣坊一个绣娘的弟弟,说他姐姐感念薛凝碧平日的教导,冒着被家主打死的危险,替她传出这封求救信。”

俞宛秋轻笑:“薛凝碧手下也有暗卫不成,这么熟悉本妃行踪。”

戚长生回道:“属下有问过,传信的人说,他姐姐替薛凝碧去常家送礼金,亲见太子妃驾临,回去告诉了薛凝碧。薛凝碧当场写下这封求救信,求她交给太子妃,等他姐姐带着信再去常家,我们的车驾已往这边而来,她便一路尾随,被我们的侍卫抓到,这才带到属下面前。”

传信人的话勉强讲得通,但以薛凝碧和小牛尴尬的关系,在她被自己丈夫关禁闭的情况下,还心心念念着请徒弟代为送礼,未免有些差强人意。薛凝碧若如此重情守礼,根本不会离开双姝馆。

戚长生破天荒地主动发表看法:“薛掌柜又不是关进了大牢,她在自己家里,怎么样都是人家的家务事,太子妃不管也好。”

的确,在女人少有人权的古代,别说只是关,便是做丈夫的把妻子打伤打残又如何?只要不出人命,官府不会立案。

“那我们就不管?”

戚长生心里,肯定是不想管的,作为死士训练出来的人,对“叛徒”一向是“杀无赦”。他们肯放薛凝碧一条生路,不去惩罚她就开天恩了,还去救她?她关不关,死不死的,与别人什么相干,她回前夫家是自愿,又没人逼她,后果也当自负。

但听太子妃的口气,似乎还在犹豫,于是顺着说:“您要实在不放心,属下就派两个人过去看看。”

俞宛秋点点头:“也行,你先派人去查探一下,有事赶紧回禀,我正好有点累,在这里歇个午。”

以她如今的身份,直接杀到张家救人是不可能的。她既不是官差,又不是薛凝碧的家人,凭什么上门去管人家夫妻之间的事。

“属下遵命”,戚长生转身出门,素琴等人忙着整理床铺。

“还真怀念这里呢”,躺在曾经的闺房里,俞宛秋感慨低叹。

茗香的语气有些嗔怨:“太子妃在这里住了半年就被太子拐跑了,害我们几个天天望穿秋水,就盼着姑娘回来,或派人把我们接过去。”

素琴仔细放下帐子,拉着茗香往外走,嘴里说:“太子妃若不是出去收租巧遇太子,哪有今日这段良缘?跟我们分开也是形势所迫,你少在这儿说酸话。”

知墨边走边学究似地摇头晃脑:“非也,非也,天定良缘,命不可违。”

“就是”,茗香清脆甜润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太子与太子妃是老天注定的姻缘,再怎么兜兜转转,终究会成为夫妻,便是太子妃不去祁阳收租子,也会在别的地方重逢。”

俞宛秋会心一笑,闭目养神。

不过脑子始终清醒着,薛凝碧的事,到底下文如何,她还是关心的。薛凝碧是她来这个世界后,交的第一个朋友。

抽空歇午的想法很快化为泡影,因为又有人上门求见了,这回,是隔壁的胡太太。

同人卷 第二百八十二章疑点重重

戚长生会在她表明要休息时,替钱太太通报,让俞宛秋有些意外,但钱太太一开口,俞宛秋就明白了。

从她寄居沈府就一直追随左右的戚长生,对她过往的经历那样了解,替她过滤客人时,自会考虑到她的心理需求,比如,打听“亲朋故旧”的下落。

其实她没有戚长生以为的那么念旧,报复心也不强,得罪过她的人既已销声匿迹,她乐得眼不见,心不烦,故而对魏无涯和程绮的现状,并无多少兴趣。

不过说新闻的人既然来了,听听也无妨。

钱太太身后还跟着钱二姑娘,只是二姑娘已梳起了妇人头,这次是回娘家小住的,记得二姑娘比她大一岁,的确该嫁了。

钱太太继续发挥八婆本色,把登门造访过一次的钱家表小姐——苏城首富孔家的四姑娘孔嫚的婚恋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可惜俞宛秋心里惦记着薛凝碧那边的消息,完全把自己当听众,不肯参与评论,顶多奉送几个语气词。

终于,钱太太的一句话让俞宛秋脸上变了颜色:“小妇人怀疑,秦云路前头那个姓程的女人,也是被他谋死的”

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