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 (第1/4页)

好在谢长宁及时赶来,向太子妃汇报俞家二老在贵宾馆的情况。在戚长生的示意下,出言安慰道:“千叟宴提案一出来,太子殿下就特别交代过,要随时注意凤仪宫那边的动静,所以太子妃只管放心,不会出什么意外状况出现的,一切都在太子殿下的掌握中。”

俞宛秋轻叹:“说得我越发惭愧,自以为能干,结果什么都要殿下操心,等会你见了他,替我多道几声‘谢’。”

知墨站在一旁道:“等会殿下就回来了,太子妃想道多少声‘谢’都成,何劳谢统领代言。”

俞宛秋笑着挥了挥衣袖:“有道理,你们先退下吧,我想静一会儿。长生你吩咐下去,说本宫明天去贵宾馆探望祖父母。”

“太子妃,您现在这身子,最好不要乘车外出。”素琴率先出声阻止,一堆人跟着附和。

“我也不想去的……”俞宛秋苦笑起来。

两年前俞家人拖家带口前来投奔,她拒不接见,让赵佑熙毫不留情地打发了。那次她并未觉得愧疚,因为,她没有任何义务供养那一大家子吸血鬼。他们来,也是自发行为,又不是她叫来打秋风的。

可这次不同,首先,来人是她的嫡亲祖父母。她既承袭了俞慕凡的血脉和财富,对他仍留在世间的双亲就有供养之责。其次,他们是皇后正式下帖邀请来的,这事经由地方官府安排,在祁阳肯定人尽皆知。民间百姓并不知道皇后和太子妃的过节,在他们眼里,皇后是千叟宴的主持者,她发出的请柬代表的就是整个皇室,也代表了太子和太子妃。

皇室正式下帖请来太子妃的祖父母,太子妃居然再次拒见,这事怎么说,都是她理亏。

戚长生遂提出变通方案:“您想见俞家二老,不一定要去贵宾馆,把他们请到东宫就行了。”

俞宛秋点点头,转向谢长宁道:“你去问问太子殿下,看他怎么说。”

“是”,谢长宁告辞而去。

俞宛秋又交代戚长生:“你也跟着去,要是太子殿下没意见,你即刻着手准备。”

一干侍卫退下,素琴不解地问:“太子妃为什么要见他们?这家没一个好人,夫人好端端地去他们家,住了不到三个月就死了,太子妃那时候还是小孩子,又是俞家血脉,都差点断送在他们手里。”

俞宛秋无奈地说:“你以为我想见他们?这不是没办法吗?外人又不知内幕,只说我忤逆不孝,薄情寡义。”

众口铄金,人言可畏。关于皇室的流言,民间百姓向来最感兴趣,大家都只图嘴皮子痛快,真相如何反而不重要。皇后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布下此局。

茗香恨声道:“见就见,还怕那两个老东西不成当日在甘棠镇的客栈里,他们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口口声声喊着‘我可怜的孙女’,外人还以为他们多疼太子妃呢。那虚伪恶心的样子,每次想到就来火。”

“注意你的言辞”知墨瞪了她一眼,随后小声告诫:“他们再不好,也是太子妃的祖父母。你今天这话要是被有心人传出去,让外人知道咱们东宫女官称呼他们为‘老东西’,损害的是太子妃的名声。”

茗香躬身作礼:“知道了,掌严大人,奴婢谨记您的教诲。”

俞宛秋沉声道:“知墨管得很对,茗香,你别嬉皮笑脸不当回事。你口才是好,但有个毛病,就是不够谨慎,须知这里是宫廷,小心祸从口出,到时候谁也救不了你。”

茗香忙跪下告罪,俞宛秋让她跪了一会儿才叫起。她不是心疼那对心术不正的祖父母,而是深知宫廷生活不易,处处人多嘴杂,她若纵容宫婢对祖父母不敬,的确可能妨害到她的名声。

因为心情不好,她起身离开屋子,在东宫各处转悠着散闷,最后在碧浮亭坐下。

宫女们很快在石桌上摆开一大溜水果点心,并指着其中几样,说是太子殿下今早临走时,特意吩咐厨子准备的,都是开胃佳品。太子妃勉强捡了两块,算是给夫君面子。

素琴脸上泛起忧色,知墨朝庭院里指了指,茗香随即发出惊叹:“这是什么花呀,开得好漂亮,还拼成了两个字。”

俞宛秋视线一转,虽然已是深秋,院子里仍繁花似锦。其中开得最盛的是菊花、美人蕉和秋海棠,尤其是美人蕉,色彩缤纷,红、黄、白、紫间杂,果然拼成了“平安”二字。

曹大海上来告诉她:“这是得知您怀了龙裔后,太子殿下命花匠连夜摆成的,就为了讨个吉利,祈求您和腹中的孩子平安如意。”

宫女们连声夸赞:“太子殿下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