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 (第1/4页)

所以,如果不下大功夫,根本查不出什么来,吴家确实有这样一位小姐,吴衍也确实有一位叫吴清慧的妹妹。

俞宛秋之所以会怀疑吴昭训的身份,并不是她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而是凭着一个基本的认知:如果吴家真有这样一位美人,以他们的急功近利,早就秀出来了,不会等到折损了几个吴家女孩后,才捣鼓出这位。

太后最先寄予厚望的是吴清瑶,从小就养在身边,指望她和赵佑熙成一对“青梅竹马”。后来见事不谐,利用回乡省亲的机会重新选拔人才,刚好发现了被吴砚遗弃在外祖家的前妻之女吴素辉,太后惊喜之下,立刻带回王府,重点培养。

由太后的表现可以推断,吴素辉是当时吴家最漂亮的女孩,至于吴清慧,太后根本瞧不上眼。吴家及其姻亲家的女孩,从没被邀请到安南王府做客的没几个,吴清慧就是其中之一。

惟一的解释就是,绝色美人吴清慧,已不是原来的那个。

循着这个思路派人去查,果然挖出了吴昭训的身份之谜。

于是想办法让吴衍入京,让他们“兄妹”相会,这才有了昨晚的那一幕。

其实,俞宛秋完全可以在查到吴昭训的身份后,直接告诉赵佑熙实情。但经过仔细考虑,她还是觉得,这事不由自己嘴里说出来比较稳妥。

首先,她怕赵佑熙反感。

这样处心积虑地去查一个丈夫名下的女人,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太子妃擅妒,连一个专心侍奉太后,根本不曾接近太子的女人也容不下。更重要的是,说明太子妃不信任太子,认为吴昭训的存在已对自己构成了威胁。

别人这么想还无所谓,要是赵佑熙也这么想,就不妙了。

其次,怕弄巧反拙。

吴昭训虽出身烟花,但尚是清白之躯,甚至不曾抛头露面,在老鸨的故弄玄虚下,见过她真容的人极少。后来,又被吴矽认作女儿,等于是吴家养女,如果赵佑熙真想收她,完全可以不计较她的身份。历朝历代,那些送入宫中的美人,像吴昭训这样出身的不在少数,哪个皇帝计较来着?果真是美人,果真是处子,对男人来说,仅此两条,就足够了。

所以俞宛秋什么也没说,静静等着吴衍到来,等着这二位忍不住见面,忍不住互诉衷肠。

吴昭训未必就喜欢吴衍,她既有“青云之志”,又有赵太子殿下作比较,吴衍怎么入得了她的法眼?只不过她太寂寞,太憋屈了,急需找一个倾诉对象,以发泄苦闷,得到一些温柔的抚慰,好让她在冷漠的后宫里,有勇气继续撑下去。

恰好吴衍来了,对她一向怜爱有加,又有亲兄妹之名,可以名正言顺地约见。如果他们不约在偏僻之地,行为没有任何暧昧过分处,俞宛秋其实也没什么办法。偏偏他们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拥抱着哭泣,吴衍甚至亲吻“妹妹”脸上的泪珠,暗卫这才跳出来,将他们“捉奸拿双”。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以欺瞒朝廷、yin秽宫廷之罪处死这两个都是有可能的,可俞宛秋不想做得那么绝。吴昭训其实也是个可怜的女子,俞宛秋只想把她赶出宫,让她没机会在自己丈夫面前晃就行了。

怕将来被人拆穿,在赵佑熙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俞宛秋主动坦白了当初追查吴昭训的起因和结果。末了,她替吴昭训求情,用的理由是:“就当是为病中的太后积福,为腹中的孩子积德吧。”

最后,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吴昭训被贬为庶民,至于吴衍,被遣返回吴家,昭令终身不得入都。

吴家不可能再接受吴昭训,无处可去的她只得回到了原来那家ji院,不过没待多久,很快就从了良,嫁得还不错。以她的才貌,做个富室宠妾不是难事。

听完吴昭训最新情况汇报,俞宛秋交代戚长生:“这事到此为止,把人撤回来吧。”

“是”,戚长生作礼而退,走出门时松了一口气。不用杀人,不用见血,就能彻底地解决一个人、一件事,他同样觉得安慰。即使是杀手,也不喜欢整天作孽,得饶人处且饶人。

赵佑熙中午从军营回来时,发现已经显怀的妻子坐在窗前发呆,从身后环住她问:“怎么啦?谁那么大胆,惹咱们太子妃生气了?”

俞宛秋回头笑道:“没有,我很开心。”

是的,送走吴昭训,她很开心。至于以后会不会再来一个吴昭训,那是以后的事,何必提前纠结?穿越成古代女子,嫁给太子殿下,能和他互相厮守着过一段单纯的日子,已经是奇迹, 她只会感恩,不会自寻烦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