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1/4页)

贞娘歉意的笑道:“我没了解世子的志向,听嫣然所言,我想差了。”

预期逃避不如大方认错,汝阳王同样没料到赵睿琪由此决定,儒将曾经也是他的追求,但上过疆场就明白,成为算无遗漏的儒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只要儿子能继承王爵就行了,汝阳王满意的笑道:“好,有志气,本王等着你。”

“是不是应该去给母亲请安了?”

贞娘柔声提醒,汝阳王道:“看时辰母亲也该醒了,一起去。”

他们随着汝阳王向太妃的院落走去,贞娘看着脚下,今日过后她会将礼法重新看过,不能再用她脑子里的古代知识衡量这个架空的时代,书本好找,但真正世家名门的约定俗成的东西,她能同谁学?

孟林氏指望不上,柔娘也不会帮她,同她交好的人大多也只是知晓皮毛,贞娘犯了难,她怎么就传到架空的朝代里了,早就发现虽然年代像是明清,但有些民俗同明清有很大的区别,贞娘一直比较在意,然勋贵人家的规矩远非她可想的。

她也不奢求呼风唤雨,只想着能平安就好,贞娘悄悄的看了眼汝阳王,心中泛起苦涩,有世子比着,他更显老了,同样做人继室,为何她做得高难度?

贞娘心里羡慕起那些做继室的身边有个对嫡妻厌烦的丈夫,如是想着心事,贞娘耳边是汝阳王指点儿子的殷勤话语,贞娘只觉得她的日子过得真实,做人继室衣食无缺,看似地位尊贵,但原配嫡子已然成亲,根本不需理会她,丈夫妾室成群,有娘家地位高的侧妃,贞娘发觉想在王府过安静的日子有些难。

且不提娴娘留下的暗桩,嫣然对她的敌意,心里有发妻的汝阳王都不好对付,贞娘眼见着汝阳王,赵睿琪走进屋子,她面前突然伸出一只手来,阻挡她进门,贞娘停住了脚步,“你是?”

“琴妈妈,是祖母有事吩咐?”嫣然问道,她是跟在表哥身后,有人拦住了贞娘,她自然也进不去。

圆脸富态的琴妈妈笑着让开了路,“太妃等着您呢,快进去,外面起风了,您着凉了太妃不知晓如何心疼呢。”

以往琴妈妈对她亲近,但远远赶不上今日亲切,嫣然很有自知之明,太妃在故意刁难贞娘,除了有弯月的原因之外,哪个做母亲的想看着儿子洞房娶妻时差一点丢了性命?在太妃心里,儿子比孙子还重上一层。

太妃不喜欢娴娘,厌烦孟家女儿,贞娘得正经废些功夫改变太妃对她的印象了。

贞娘不愧是贞娘,她反倒温言宽慰嫣然,“太妃疼你,你想进去吧,记得伺候太妃同王爷,我在外面等等好了。”

话语里不见一丝一毫的抱怨委屈,嫣然觉得眼前的情景很熟悉,无论多铁石心肠的人,对她抱有多少偏见的人,最终都会被贞娘感动,她又开始了?嫣然心思转动,道:“那我就先进去给祖母请安了。”

贞娘眼看着嫣然走进温暖的屋子,说不失望是假话,但她深知有了洞房那一出,太妃没那么容易接受她,慢慢来吧,石头总有捂热的时候,况且她也不指望太妃对她掏心掏费,只要大面上过得去,不着她毛病就好。

嫣然进屋后,见到汝阳王陪着太妃坐在上位,赵睿琪站在下手处,汝阳王只看见嫣然进门稍一愣神,随后继续同太妃说话,无非就是询问身体状况,有没有什么想吃的她,奴婢伺候得好不好等等寻常小事。

太妃同样表现得很在乎儿子,也是一直不停的询问汝阳王,嫣然说道:“祖母,您见了父王都不疼我喝表哥了。”

“你呀,谁说我不疼你了?”太妃抿嘴笑着,手指虚空点了点嫣然,“你父王许久没见,才说了两句话。”

这是汝阳王续娶继妃之后,首次来给太妃请安,半个多月他一直在养病,太妃顾忌汝阳王面子,诀口不提他养病的事儿,汝阳王心知肚明,原本想为贞娘说两句好话,此时也歇了心思。

“祖母疼我的话,一会有没有鸡羹用?有没有水晶虾饺?有没有花生松糕?有没有鱼肉丸子?”

汝阳王抬了抬眼睑,这些大多是他爱用的,太妃点头说:“有,有,都有,知晓乖孙儿同青儿都喜欢的,看你那馋猫样儿,怕是饿了吧。”

“祖母英明,孙媳陪表哥练剑,后来又看父王同表哥舞剑,他们除了好多的汗呢,一准累坏了,我们都饿了。”

“合着你们不是来给我请安的,是想着大吃我一顿。”

“呀,被祖母发现了,请安,是来请安的,但慈爱的祖母哪里舍得父王饿肚子?您也舍不得我们受苦,好吃得快端上来吧,祖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