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1/4页)

林海一出翰林院就被宣德帝放到了都察院去,足以表现宣德帝对林海的看重。江氏欢天喜地的张罗了酒席,请亲戚没吃酒。

林老爷和林海还是林深却在书房里,愁眉苦脸的。

升官了还不高兴,有没有搞错呀!

这升官了自然是高兴的,但是也要看看升的是那些官职呀!

前面说的都察院的御史是牛逼无比,但是这御史的身份却是一个非常容易得罪人的官职。

当然督察院的御史言官们他们的职务可以说忙,也可以说轻闲的很,全看你是否用心政事,若是两眼望去,一派清明太平,那自然手中无事,不过是每日喝喝茶水混日子罢了。

因此你也可以做睁眼的瞎子,每天悠哉悠哉的都察院混日子。

但是,但是这都建立在林海不是林家嫡长子的身份上,若林海和林深两人换一个身份,保证林海会这么做,凭着家世,升官的速度或许没有现在这么快,但是绝对稳妥,不会招人的恨。

偏偏林海是林家的嫡长子,作为世家的嫡长子,要求的不是会升官,也不是会钻营。而是稳,能继承家业,能让血脉一直流传下去。

如今宣德帝给了林海这么一个官职,简直就让林海骑虎难下,要不就老老实实的在都察院呆着,要不就轰轰烈烈的做出一副大事业来,让宣德帝看到价值,将他给调出去。

哪一条路都不好走呀!

“皇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呀?”年纪最小,沉稳度不够的林深,忍不住开口道。

林海非常淡定的喝了一口茶后平静的开口道:“还能有什么意思,不过就是想借着别人的手整顿都察院罢了!”林海又不是白痴,宣德帝的圣旨一下了,他就已经猜到了一股七七八八了!

都察院是监督百官的地方,但是这所谓的监督也不过是嘴上说得好听的罢了!到底怎么个监督法,没人说的清楚,也就是说,都察院御史愿意上奏的就是行使自己的职责,要是不愿意上奏的就是天下太平没有什么事。

都察院的御史也是人,家里也有家人,也有姻亲,对着自己的姻亲,你好意思上奏吗?就算是你好意思,但是这个时代的官场潜规则,可不兴大义灭亲这一套,讲究的是官官相护。

任何一个人都不敢打破这个潜规则,不然他的后果,不是你一个人能承受的了的。一旦打破了这个潜规则,不亚于一次朝代的更替。

林海也看明白了的,宣德帝不是让林海来打破这个潜规则的,只是让都察院能多一些有力量的声音而已,宣德帝可不想看到朝廷上上下下都是一言堂,他别的什么声音都听不到。

选择林海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也是一个温和的方式,毕竟林家祖上封侯,又是大世家,暂时不会让世家感到特别不满。而林家这一辈的两个儿子在清流这边的声誉很好,也不会让清流这边感到不满,算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了。

若是皇上这次点一个功勋之家的人去都察院,只怕御史的折子都能积满整个案头。要知道,都察院御史,别管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外面都是一致要求的,要有风骨的,要清高的,要刚正不阿的。

“你心里有数就好!”林老爷平静的说道。

要说林老爷除了年轻的时候为子嗣着急过外,这么多年了对于孩子他就没有着急过,主要是两个儿子都太优秀了。大儿子是穿越来了,有上辈子几十年的经历在了,能不优秀嘛!二儿子是真正的天才,妖孽得很,小小年纪就腹黑得很,除了年纪有些小,还有点不够沉稳外,其余的也不用他操心了!

作为书香之家,儿子上不上进,很大程度上就看会不会读书,结果两个儿子都那么的聪明,都不用林老爷操心。

就在前不久,林深还露了一手。

要知道林家一门双探的事,不仅给京城的人带来了谈资,还给林家带来名声。

不过名声有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名声附带的一系列的事情了,比如这江南什么书院学子游学前来讨教啊!说白了就是不服气,来砸场子的,结果人家林深有礼有节,没几天就把这一竿子人变成了自己的好友。大跌了一棒子想着看戏人的眼镜。

还有什么想要攀亲的,投靠的,依附的,林深都拒绝了。这什么投靠依附,最后就是做了犯法之事,最后牵连主家,根本即使没什么好处啊!要他干嘛!他们又不是什么新兴家族,没人没地,需要这种人长些声势!没必要啊!

再说了林家还怕你日后反咬他们一口了!原著中的贾雨村不就是这样的人吗?不说对甄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