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 (第1/4页)

邢夫人出身是低,但是邢家好歹也是一个官家,而薛家了!

薛家无爵,不过是个五品上的紫薇舍人。官职低下,和王、史、贾三家的官职相比,根本不够看。纵然再有钱。可是在这个阶级分明的社会,泼天的财富也买不来社会地位。

士农工商,商户的地位低贱,哪怕是隶名户部为皇家宫廷采办各种物资的皇商,也脱不了一个“商”字。凭什么和其他三家并称为四大家族?

不说王熙凤对琏二奶奶有些不满,琏二奶奶对于薛家和自家并称为四大家族的事情。也挺不满的。她本来就是庶出,对于这方面的事情特别的敏感,私底下是看不上王家的作风的。

官商结亲虽然是以姻亲换钱权,许出一个女儿,商家换得行事方便,权贵得银钱分成,两厢皆好。向来都是富庶的商家之女入权贵之家为妾,哪怕是嫡女也很难嫁入高门大户做正室,除非是庶子。官商间有着天壤之别,商户之家能娶官宦之家的庶女也是高攀的。

可是王夫人这一代,王家竟然把嫡女嫁入薛家,怎不叫人纳闷,就算祖辈上联络有亲,在为钱财,也没有这样“牺牲”嫡女的。因为王家行事根本违背了社会的基本法则,不但会惹人笑话,而且对王家以后女孩的婚配对象也不利。

就连原著中贾赦那样把迎春“卖了”五千两银子的,虽然是个暴发户,可男方到底也是官身。若是贾赦肯降低身价的,大可以把迎春“卖到”商户人家,保管拿到的钱比五千两还多。

当然原著中薛宝钗算是个例外,她嫁给贾宝玉的时候贾家已经败落了。薛宝钗虽是皇商出身,可是她母亲出身王家。王夫人是她的亲姨妈,而且贾政的官职并不高,贾宝玉更是白身一个。就这样,她还费了老鼻子劲,用心的去讨好贾家的每一个人,在贾家衰败的时候才如愿。如果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身份对换一下,她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凭她的才貌,何至于那么苦心费力巴着贾家不放,早已经议定好亲事,甚至比贾宝玉的条件还好。

原来薛家在遍地做生意的同时为皇家监察天下,握有相当于“粘杆处”的暗探。有了这个在手,的确有资格和贾王史三家并称“四大家族”。而且也有能力娶官宦之家的嫡女为妻。

只是以前薛家行事机密,除了老一辈的人知道太祖皇上曾经设立过这么一个机构,但未必知道是薛家,所以知道通政司存在的都很少。

不过自从薛讯的父亲接任以来,他为人粗犷,行事上不免露了些痕迹,加上王家又违背了这个社会的潜规则将嫡女嫁给薛家,所以官场上很多人隐隐约约的有个猜测,不能确定。到了薛讯这一代,薛讯更是将这个通政司作为甄家的眼线存在,如何不使得太上皇发怒,亲自要了薛讯的小命,将通政司手了回来。

只是这些琏二奶奶都是不知道了,因此对于薛家的人,她虽然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左右吃喝供给都是二房的事情。但是薛家却万分的不要想着跟她攀亲戚,为了防止某些人蹬鼻子上脸,因此琏二奶奶一来就给了薛家一个下马威,左右贾母、二房和薛家也找不到她什么茬。

也就是这个下马威让王熙凤对琏二奶奶的好感消失殆尽了,虽然达不到恨的地步,但是双方日后没好脸色就是了!

贾琏也有些睡不着,如今贾府算是大部分都掌握在大房的手中了,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在贾母和二房的手中。那薛家的大少爷薛蟠简直就是一个白痴,那‘呆霸王’的称号还真的没有玷污了他。

京城不比其他的地方,功勋成堆,百官云集,就是贾琏这个荣国府的嫡长孙都要夹着尾巴做人。这薛蟠要是还是金陵那性子,要是在京城得罪了人,谁去给他擦屁股。又打着谁的名号给薛蟠善后了?

若是打着二房的旗号,贾琏自然乐的二房有这么一个拖后腿的亲戚,但是就二房那最高不过从五品小官的地位,京城有谁卖他们的面子,到时候还不是要打着荣国府的旗号。

这却是贾琏所不愿意看到的,原著中贾琏不过是一个荣国府跑腿的自然看不到其他的东西,现在贾琏做官了,才发现贾家之前的很多做法都是错误的,这京城比贾家还要显赫的人家多的是,贾家在京城只能算根葱。

还有一个人也是最睡不着的,这人就是薛宝钗。现在薛宝钗还没有想着做什么宝二奶奶的事情,她的第一目的是选秀,如今皇上也不是特别的年老,而皇子了,年纪也差不多了!因此无论是皇上那里还是皇子那里,薛宝钗觉得自己总会选入一个的。

在金陵她可是人人称赞的薛家大小姐,她也有自己的傲气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