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 (第1/4页)

林海微笑道:“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在欠条的上面,加上一个还债的日期,最大不能超过五年,这样大臣们心里没有了侥幸的想法,自然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去借的。少了借的人,这跟风的人自然就更少了!如此一来,虽然大臣们还是能在国库里借银子,但是有了还债的日子,想来心中的想法也会变了!”

虽然林海只是在欠条上。多加了一个东西。但是这却让太上皇和皇上,眼前一亮,好办法呀!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更是这个社会一直潜规则的东西。

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忠: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以。)

廉: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

虽然说,基本上只要是识字的人,都知道这个东西。但是真正能全部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就是林海,也自认他做不到。

其他的不说,有便宜不占,那绝对是傻瓜。

也就是因为这个社会的潜规则是这个,因此,林海惊奇的发现。从国库里借银子,从来都没有说什么归还的日子。这在我们现代除非是很好的朋友,不然一般的借条上,都会注明日期的,就算是朋友,也会口头上说明归还的日期的。

因此林海才来了怎么一招,咱们现代人看着有点小白,但是在古代,却没有多少人注意到。

看着林海退下来,太上皇才看了皇上一眼,莫名其妙的说道:“你可瞧明白了!”

皇上略微停顿了一下,才点点头。

“林家的底细,你也调查清楚了吧!”太上皇似笑非笑的说道。

皇上心里一惊,但是又觉得自己大惊小怪,调查臣子的底细,这不是每一个皇上应该做的事情吗?他心慌什么,于是点点头算是承认了!

“你是不是觉得,朕对于林家过于宽厚了!甚至还觉得,这个林海一点本事都没有,全靠朕支持着才坐上了今天的位置?”对于皇上的那点小心思,太上皇还是看得很清楚的,尤其是关于林家的事情上。

想想也对,这林海做了什么事情让太上皇这么满意呀!若说林海这女婿是衍圣公自己看上的,这倒无话可说,毕竟当年的林海无论是外表家世才学,都的确是上上等。

但是林烨和袁琳的事情,这又要怎么说,有眼神的人,都知道,这里面的事情,不是那么的简单,只是其中涉及到了太上皇,便没有人敢去深究罢了!

皇上当年在做皇子的时候,就曾经和林海打过几次交道,虽然不觉得他是半点没有本事的人,但是在皇上的心里却也不认为,林海他当不得起太上皇的这么厚爱。

“你应该知道,当年海关的事情,就是他提出来的,而且别看他现在一副木讷的样子,当年阴忠义亲王和齐国侯的时候,却是毒辣的很!”太上皇语出惊人。

皇上一惊,要说太上皇和皇上共同的敌人,那就是非当年的忠义亲王和齐国侯那一脉的人了,父子俩在这件事情上,却是非常的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