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 (第1/2页)

男孩子也是差不多。一般的人家,很少会选择一个年龄差距比较大的男人,毕竟,如果年龄比较大的话。男人身边多半已经有了一个甚至是更多的通房,感情也已经稳定,作为后来者,正妻就会比较被动。

而且。别说什么不宜早婚之类的话,一个男人混到二三十岁还没结婚,肯定在某方面有缺陷,比如说家贫。庶出,甚至是人品上的问题。

因此,很多家里有适婚的儿女的。私底下还是到处相看。官媒们私底下也是四处走动,上下嘴皮子翻得跟花一样。

同样的事情,也在林家上演着,因为三个孩子都是要同时看人家,因此孔嘉宜和杜丽梅就开始组团到处去看了!

林炘玉婚事,杜丽梅和林深商量了,至少也要得着会试考完后。在下手,到时候林炘玉才十三岁年纪不算大。而那个时候也就能看得到,有什么可持续发展的寒门大好青年了!

现在要紧的是,林煜和林煌的婚事,他们现在都满了十六了,要是在拖下去就不成样子了!至于明年的会试殿试,林海和林深都不准备让他们去考,有一个林烨也已经够显眼的了,他们两个还是再压三年好了!

其实对于林家这种门第来说,科考完全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就是考不出来,完全也可以捐官,这对于他们的婚事,倒是没有多大的影响。

很快的两妯娌就看好的媳妇的人选,一位是广东鹿鸣书院山长刘山长的嫡长女——刘嘉萱。这刘嘉萱乃是书院山长家的千金?真是不错啊!这身份清贵的很呢!

这刘家说起来还真是数百年的书香门第了,本朝倒是没什么大官,可是在前朝,那也是官宦世家,往上数八辈子估计都能找到有名有姓的官员,还都是四品以上的,最厉害的是几代之前,还有一个太傅。

什么是太傅,那就是皇帝的老师。

这什么概念?文人的最高追求,那就是生为太傅,死谥文正,这能不让人咋舌吗!

这样的人家说一句大家族,那是绝对不为过的,只是因为本朝建立时间短,在加上这样的人家有自己的保身之道,所以近百年都是大儒居多,真正做官的却少。但是这不妨碍,一些文人士子对他们家的恭敬,也就是说其实他们在江南的号召力那绝对是杠杠的。

至于家里的情况,那刘山长要说也不是什么嫡长子,不过是二房长子,但是也算是嫡支了,那个女孩子上头还有两个哥哥,长兄是嫡出,另一个庶出,下面还有一个庶出的弟弟,一个庶出的妹妹。

要说这刘家和林家还是世交,只是因为都在南边的原因,因此和苏州林家走得比较的近。

这刘家姑娘到了要看人家的年纪了,这刘嘉萱可是刘夫人亲生的,因此自然是开始满大街的看女婿的了!

刘嘉萱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可就是因为不错了,因此这亲事有些不顺。

因为这书院想用着女婿关系和这个刘家接近的人太多,这倒是也比较正常,谁都知道这刘家的影响力,有些个善于钻营的想做刘家的女婿,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是属于正常心态。

只是这些人不了解刘家未来的发展规划。不知道,其实这个时候,刘家已经有了重新想朝堂发起再一次进攻的想法。

原因很简单,自从前朝后期,乱象丛生,刘家明智的退出朝堂,并开始以民间大儒的身份延续家族之后,这联姻也开始慢慢的把选择的目光放到了和他们一样的人家,多是些书香世家,但是却不一定是朝廷中的官员。

到了本朝,由于一开始几十年,处于谨慎小心的策略,这联姻更是谨慎,到了只有固定几家人家相互联姻的地步。如今他们倒是想出山,重新当官了,可是这放眼一看,朝堂上几乎没有几个可以用的人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也极为的不利于刘家接下来的发展。

至于书院的学子,老实说,这书院里真正有才的,又年纪合适的,能让他们看中的实在是没有几个啊!可是偏偏他们看中的一般都定好了人家了,至于剩下的,不是寒门学子,就是有些性格上的不妥当。

不是他们看不中寒门,而是,这门当户对总是要的吧,就是条件放宽松些,这百万富翁和一无所有外带欠债的人家也是成不了亲家的,不说别的,单是他们家的闺女能不能受这份罪就是个大问题了。别最后不是结亲,而成了结仇了。

再说了这寒门士子,就是真的娶了他们家的闺女,到了朝堂,也是左右无源,也起不了什么作用的,这不是个好投资项目啊!

这样一来,刘家在嫁女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