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曹操一刻也不迟缓,大起山东之兵,入朝见驾。

往长安行进的路上,顺便做了件不大不小的事:给张辽送了封招降书,把他招降了。

荀攸因为与张辽有一面之缘,便自告奋勇去送招降书。看见张辽的时候,这位在山上盖起了小瓦房,外头靠着墙竖着几杆刀枪,几名小喽罗正蹲在刀枪旁边啃萝卜。在一片兔子一般啃萝卜的咔嚓咔嚓声中,张辽迈步出来,对着荀攸一拱手:“荀先生,别来无恙?”

……

荀攸心说张将军您还真能随遇而安,不过堂堂大将军当山贼还是太浪费了。如今吕布已死,张辽也不用再为谁守节,可以放心地另投名主了……好吧,这说得像是贞洁烈妇似的。

于是招降书递上,张辽也没犹豫很久,便接受了招降,让手下收拾了辎重,一把火烧了山上的小瓦房,抛弃山贼生涯,回归正规军行列。

荀攸笑道:“张将军,这是宿命安排啊。”

张辽不知道荀攸这个“宿命安排”说的是他迟早要跟了曹操,成为“五子良将”。只是觉得与曹操荀攸从敌人变成了朋友,果然也够离奇。答道:“但愿曹公不计前嫌。”

“这个好说,我都不计前嫌了。”荀攸一本正经地道。

“……”张辽觉得,他还是不说话了比较好。

小剧场

某叶:公达啊你都能想到人兽都想不到是主攻,我说你什么好……

曹大:(头也不抬)这叫清纯,我喜欢。

某叶:……

第 26 章

冬去春来,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曹操对天子上表,说洛阳残破,不可再为帝都,请天子移驾至许。天子虽然心中不愿,但迫于曹操威势,不敢不从,便率领文武百官,跟随曹操大军,来到许县,定都于许,并改名为许都。曹操因为护驾有功,被天子封为丞相,荀彧为侍中尚书令,荀攸为军师,郭嘉为军师祭酒。其他属下,也多有封赏。

曹操建起丞相府邸,出入门禁森严,与昔日兖州牧的待遇又有天壤之别。

朝野大权,尽入曹操之手。

……不过,这些变化,暂时还没有影响曹操与下属们的关系。曹操该找郭嘉唱诗还找他唱诗,该找荀攸纵论古今还找他纵论古今,闲暇时看看书,散散步,把儿子叫出来关心慰问一下,日子过得充实又滋润。

提到曹操的儿子,就不能不提后世的建安三杰之二……其实吧,当荀攸第一次看见曹丕的时候,还真没把他和后来的魏文帝联系起来。

那天荀攸抱着一大摞竹简气喘吁吁地往丞相府里走,一边在想蔡伦的造纸术什么时候才能普及,一边注意着脚下不要被门槛绊到,就在这时,听见一个稚嫩的童声道:“四弟,你只顾玩,先生让背的书背好了么?要是先生考时背不出,看你不挨手板的。”

又一个童声回应道:“早就背过了!二哥还是关心自己吧,别又像上次被先生罚站。”

“你还好意思说?那次还不是你忘了背书,先生说你年纪小,不罚你,要我顶缸。”童声哼着气道,“若不是为这,我才不管你呢。”

荀攸循声望去,只见两个总角童子,一大一小,小的那个正蹲在墙边,拿着根树枝在土里拨拉,不知在掏什么。大的那个则坐在不远处的小石凳上,百无聊赖地晃着腿。

掏墙角的还在敷衍般地嘟囔:“我知道啦,二哥最疼我,不会生我气的啊?”

“嘁。要我原谅你,拿什么来换呐?”坐着的童子撇了撇嘴。

“我写首情诗给二哥啦,等你看上哪个女孩子,就可以直接拿去用了。”

“就你会写诗?上次爹爹还夸我的诗写的好呢。”

“就那个‘郎’啊‘妾’啊的?”蹲墙角的童子吃吃地笑,“二哥,你是男人哎,总写什么‘妾在深闺’的,真不羞!”

坐着的童子还待反驳,无意间一转头,却看见荀攸走进来。他怔了一下,赶忙跳起来,小手抹了抹衣服上的褶皱,快步走上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荀先生好!”

墙边那个听到身后的动静,回头一看,也忙抛了树枝,把脏手在衣服上蹭了蹭,低头行礼:“见过荀先生!”

荀攸抱着一大摞竹简不好回礼,只得点头,还没等说话,先行礼的童子已经自我介绍:“我是曹丕,这是我四弟曹植。”

荀攸表示明白:“二公子,四公子。”

“常听父亲提及荀先生,只是无缘拜会。”童子笑道,“今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