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作者有话要说:荀攸:(怀疑望)奉孝你真的不是穿来的?

郭嘉:(微笑)我听说穿越成我的人,只有一个优点,就是比我活得长。

荀攸:……

郭嘉:(继续微笑)其实我觉得,只有这一个优点,也不错嘛。

荀攸:……

第 51 章

许攸来见曹操,提出袁绍的粮草都储存在乌巢,建议曹操派兵去劫粮。

曹操道:“既是粮草重地,袁绍必派重兵把守。”

许攸道:“把守乌巢的是淳于导,此人贪酒滥饮,必定疏于防备。丞相以奇兵袭之,一战可胜。”

曹操大笑道:“子远来,乃天助我破袁也!”

话虽是这么说,荀攸知道,曹操心里可一点都没领许攸的情。首先许攸为人贪而无义,他会来投降曹操,也是因为和袁绍的另一谋士审配有龃龉。再就是,他来的那个时机,实在是太不凑巧了……

事实证明,投降也是需要找准时间的。

让许攸去休息,曹操转头便召集将领谋士开军事会议。

河蟹以后有的是机会,在全军命运面前,河蟹乃是浮云。

“如果许攸所言是实,这便是绝佳的破袁机会。”曹操看到了许攸建议的价值。袁绍三十万大军,粮草绝对是命脉所在,如果能够攻破乌巢,对袁绍将是致命打击。

有属将道:“丞相,许攸新降,不可轻信。”

“许攸反复无常,只怕有诈!”

曹操否决:“正因为他反复无常,急于立功,所言可信。何况袁绍那个人,根本想不出这等诱敌之计。”

荀攸望天,丞相你可以再犀利一点吗?袁绍若听见这句评语,是会想哭呢还是想哭呢还是想哭呢?

曹操拍板:“我亲自领兵去袭乌巢!”

郭嘉道:“索性冒用袁绍旗号,让淳于导更难防备。”

荀攸道:“不可倾巢出动,须防袁绍劫营。”

“恩。子孝与公达、文和等守营,其余众将随我出战!”

唔,如果曹操不点名,荀攸都快忘了营里还有贾诩这一号人物了。这位正顶着一张无论何时都波澜不惊的淡定脸,听见曹操的话,也只一躬身,算是答应。

曹操目光在地图上逡巡一刻,提起毛笔来,在乌巢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奇袭乌巢!胜败在此一举!”

曹军没有丝毫耽搁,从许攸来降到曹军出兵,只有一个时辰。

荀攸等人送曹操与众将出营外,怀着相当激动的心情,看着火把耀耀之下的曹军铁骑。官渡战局就此决定,曹操即将走向辉煌胜利。

——当然,所有人里也就只有荀攸一人这样想,预先知道历史的坏处就是失去了新鲜与刺激,虽然这遗憾可以被见证历史的乐趣所弥补。

马蹄哒哒,渐行渐远,曹军离营,荀攸和贾诩、曹仁退回营中,一边监视袁绍,一边静候佳音。

静候的时间,其实就是面面相觑的时间。

荀攸和贾诩坐在大帐里,一边喝着白开水,一边互相呆望。自从贾诩投降以来,这两人很少见面,算起来,这还是第一次单独相处。

贾诩沉默,荀攸也没什么话好说,喝一口水,心不在焉地看墙上的地图。

一刻钟过去了,两刻钟过去了,屋里两个人好像木雕泥塑一般,只在油灯暗下来的时候,动手挑上一挑。

曹仁忽然掀帐帘进来,见此情景一怔笑道:“你们这是参禅呢还是悟道呢?”

两人这才似从梦中惊醒,荀攸问道:“可有丞相或敌军的消息?”

“尚无,丞相此时该还没到乌巢,总要再等一两个时辰吧。”曹仁找了个茶碗,一口气喝了两碗水,道:“你们继续悟道,我去查营了。”

荀攸等人点头,他又急匆匆地走了。

曹仁这一来,打破了屋里的平静。两人终于又有了交谈的**。

贾诩率先开口说道:“丞相此番必定大胜。”

荀攸点头表示同意。

贾诩又道:“若袁绍败退,必定回冀州,他的三个儿子正在那里镇守。”

荀攸恩了一声,有点诧异,贾诩在这时提及袁绍的儿子,似乎另有深意。

“袁绍三子,袁谭、袁熙、袁尚。袁绍素来喜爱袁尚,但袁谭是长子,一心想要继承父亲基业。袁尚则与其兄争夺,而袁绍的下属已经分裂成两派,一派支持袁谭,另一派支持袁尚,次子袁熙的态度暧昧不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