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 (第1/4页)

崇祯皇帝朱由检脑中又闪过迁都的念头,但他知道,迁都是不切实际的,首先大臣们就不会同意,失去了大臣们的支持,他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这些人的家就在京城,而且,放弃京城的话,祖宗的墓地又不能搬走!这会让他背上不忠不孝的罪名,到时候,就真的什么都完了,而,京城怎么负担的起来这些源源不断的灾民?

粮食,粮食,一切都是因为粮食问题,他要去哪儿凑粮食?

“银子,银子没有人重要,没有北直隶的百姓重要,这是朕的根本,人和光阴,这些都比银子重要,不要看着眼前的,你说怎么办?”崇祯皇帝朱由检镇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这一次,他并没有发火,这不是该发火的事情,一切都是他的主张将事情演化成这个地步的,每一次变革,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皇上,人有乡土,树有根,其实跟着反军作乱的,都是一些流民,正儿八经的老百姓,即使是饿死,也很少有跟着反军作乱的,更不会到京城来!老奴估计,如果辽东的那帮人真的这样做的话,那么难民中一定会混入大量的奸细,会混入很多浑水摸鱼的流民!这段时间尽快将北直隶的本地居民的户籍重新登记一遍,外地的,一律不准进入北直隶!让军队设卡拦阻!皇上,我们即使将全部的银子都拿来赈济北直隶的灾民都只怕不够,绝对不能心慈手软了。”王承恩说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

崇祯皇帝朱由检叹口气,这叫什么事情?当皇帝的人看着自己的百姓一片片的饿死却不能管,却束手无策!

“就按照你说的去办吧,不过有一条,京师不能再饿死人了!把人手都安排出去,尽快从山东等地购进高价粮!朕要亲自南巡南直隶!看看为什么粮食运不过来!你让人打听了郑芝龙了吗?”

王承恩点点头,“老奴已经让人打听过了,这两天忙的忘记了,差点忘了跟圣上禀报呢,这个郑芝龙,字飞黄(一说字飞龙),小名一官,天主教名尼古拉,祖籍河南固始,福建泉州市南安人 。父绍祖,万历丁巳墟午间充任泉州府库史。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周旋于东洋及西洋势力之间,并且在台湾海峡抗击及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

郑芝龙以华南、台湾及日本等地为活跃舞台的商人、军人、官员兼且海盗,以其经营的武装海商集团著称,发迹于日本平户。”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朕不是问你他的祖宗八代,朕是问你,他肯不肯就抚,有没有安排人去诏安?”

王承恩面有难色,从袖兜中拿出一道奏本。(未完待续。。)

第0396章 大明海军

崇祯皇帝朱由检接过奏本,是工科给事中颜继祖的奏本。

工科给事中颜继祖奏折写道:“海盗郑芝龙,生长于泉,聚徒数万,劫富施贫,民不畏官而畏盗。同年自台湾率领十八芝进攻泉州,大破朝廷福建舰队,燕京震动。”

“皇上,这样的海盗,罪大恶极啊,真的要招安?”王承恩看了一眼皇帝的眼睛。

王承恩是很了解皇帝的性格的,这头说的信誓旦旦,却有可能一转身就全变卦了,皇帝小气,这是从小就养成的毛病了,也不算是毛病,这是一个过了不少苦日子的皇上啊!他怕皇上做决定,皇上听他的,他心里反而有底,皇上自己做决定,很多时候,他其实并不赞成。

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抬头看了一眼王承恩,知道他的意思,这可不是普通的罪过了,如果这样的人也招安,而不是剿杀的话,那不成了鼓励人们去当海盗?这样做的话,朝廷的威严何在呢?剿与抚,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而且,也存在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整个执政生涯。

“招安!海盗跟陆地的强盗有所不同,再说这个郑芝龙不是还对抗了洋人的吗?可以用这个说辞奖励他,让他功过相抵!朕猜想招安郑芝龙并不困难!你马上给福建总督熊文灿去信!让他招抚郑芝龙,就给他一个都督同知!让他马上带着他的全部舰队来天津,朕会亲自接见!大明,必须有一只归属中央的海军!不能再是每一个地方单独成立舰队!而且。这次需要他来帮朕从海路往南直隶!否则时间来不及了!高价粮也顶多是解决燃眉之急。不能够京城上百万人过冬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这次并没有犹豫半分!

王承恩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他很想跟皇帝说不要将希望寄托在这样的海盗的身上,即使这种人招安了,跟朝廷也只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他的舰队都是自己慢慢的攒出来的,怎么可能完全听命于朝廷?

崇祯皇帝朱由检明白王承恩的想法和顾虑,这次他解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