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橘子 (第1/2页)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浣沙溪·咏橘》

第二一早,浣沙溪畔陈宅。

陈昱一大早出去会朋友去了,陈母一个人在家,陈昱给她请的那个婆子正在扫着地,就听到一阵敲门声。

“谁啊,来了啊!”婆子放了扫帚,忙去开门。

只见一个穿着竹青长袄靛蓝罗裙的大姑娘站在门外,旁边有个丫鬟捧着几大盒点心,还挽着一个书袋。

“请问是陈昱陈公子府上吗?”田静珩道。

“啊……是的!”婆子看着姑娘生得眉清目秀,气度娴雅,头上的金钗还镶着红宝石,一看就非寻常人家。

“我们是来还东西的。”绿缕道。

“那……快请进,请进!”她昨听陈先生这几可能有人要来送什么东西,让她帮忙收着,但是没想到来了一个官家姐。

“外面是谁在叫门啊?”陈母从佛堂出来,听到门口的喧哗,也出来看个究竟。

“老太太,是有人要找陈先生。”

“哦,那快请进吧。”

他们家本就是寒门族,陈昱中了进士以后,在南京也就当了个不大不的官,又是个闲职,一年又只回来这么几次,所以门庭还是冷清了些。

陈母走到门口,见迎面走来一个标致的大姑娘,后面还跟着一个丫鬟。

她那个冥顽不灵的儿子是终于开了窍了吗?

什么时候认识的这么一个姑娘?

婆子忙帮田静珩引见,又把陈昱的有人要送东西来的事给陈母了一遍。

“那日多亏陈公子出手帮忙,这是准备的几样点心,也不知道陈老夫人和陈公子喜不喜欢。”田静珩见陈昱不在家,让绿缕把手里的点心盒子放到桌上,唯独留下了那个书袋。

那个书袋嘛……

她想再等等,万一他一会儿回来了,好当面交给他。

陈母见她并没有准备走的意思,便嘱咐婆子出门去买些好点的菜,又坐下来跟她聊。

快到午时,陈昱才回到家,甫一进门,就听到正堂里的谈笑声。

“如此来,田姐是无锡人,那和老身算得上是同乡了。”陈母笑着道。

这个田静珩不仅人漂亮,个性温和,也落落大方,有礼貌,加上这一身虽然素雅但用料做工都考究的行头,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姐。

陈母对这个田姐是越看越喜欢,也不知道她和陈昱除了中秋那的事情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可能。

她这个儿子的婚事,也是让她伤透了脑筋,她知道当年白如意拒婚伤了他,她虽然也怨恨过白家“嫌贫爱富”,但是听

白氏嫁的那个柳承志,差点回不来了,白氏也吃了不少苦,她也都放下了。

只是这个痴心的儿子,被勾了魂,到现在还执迷不悔。

如今白氏和柳承志的儿子都好几岁了,她的儿子还是孑然一身,如今都二十七了,还是光棍一条,邻居们都看着笑话,这可怎么办呢,愁死了!

“女子的伯父一家倒是还在无锡,如今堂姐嫁到了杭州孟家,我也经常过来叨扰。”

“家里有客人啊,这么热闹!”陈昱进了正堂,一眼看见了田静珩和她旁边站着的绿缕。

他以为是差一个仆人送东西来,怎么她亲自来了?

“陈公子。”田静珩起身向他行礼。

“田姐有礼了。”陈昱也回敬了一礼。

田静珩从绿缕手中接过那个书袋,双手递到陈昱面前,道:“那日有劳公子了,这是陈公子留下的,现在原物奉还。”

陈昱接过那个书袋,已经被清洗干净了,原有的两处破损的地方已经织补好了,里面还放着一套全新的《东坡乐府》。

他当然不知道自己原本买的那套已经被雨水浸湿过,现在的这套是那田静珩在西湖印社重新买的一套一模一样的。

“田姐有心了,还劳烦你专门跑一趟。”

“不妨事的,只是顺路。”田静珩笑着道。

旁边的绿缕吸着鼻子,皱着眉头,心想:才不是“顺路”呢,姐今不知道起了多早,一早上就在梳头、选首饰,比过年走亲戚还用心呢。

陈母既然已经快午时了,方便的话就吃个便饭吧。

田姐并没有马上回答,只是佯装为难地看了看绿缕,绿缕一边沉着脸,一边心想:你想留下来吃饭嘛,我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