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页)

这番话直接说到了杨奇的心坎里,他听得神采飞扬大为振奋:“然。”

“但是,若是安贼拿不下太原府,李光弼的大军就会趁势进攻,与东线的郭子仪军两线夹击,前后呼应,光复关洛指日可待。一旦朝廷平定安贼叛乱,哪怕是这天下间依旧是千疮百孔,也失去了争霸的机会。轻举妄动,下场可知。”

杨奇闻言,脸色变得有些阴沉。其实这番话孔晟不说,他也心里多少有点数。只是他野心膨胀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之的准备也长年累月,如果不趁乱搏一把于心不甘。

见杨奇神色变幻,孔晟就知道自己这番推心置腹的话和对于天下大势的分析,中肯真诚的建议,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

孔晟心内暗暗一叹,咬了咬牙突然又道:“使君大人膝下只此一女,并无子嗣传承家业,以孔晟看来,纵然大人将这江南经营成铁桶一般的江山,也是白白为他人做嫁衣裳,这又是何苦来哉?”

孔晟说完,就又坐了回去,闭目不语了。

他这话犹如针刺一般直入杨奇的软肋,扎得杨奇生疼,当场恼羞成怒。他明知孔晟“言之有理”,但还是气得脸色铁青,肩头轻颤,他扬手指着孔晟想要破口大骂、甚至要直接下令将孔晟杀之灭口,却始终没有开这个口。

杨奇的潜意识里平素都在刻意回避这一点,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一层疮疤,但今日活生生被孔晟话语如刀刺破了伤口,流出汩汩的鲜血。

杨奇无声地怒吼着、咆哮着,面目无比的狰狞可怖。孔晟没有睁眼,却也猜到了杨奇的反应和表现。

乱世当用重典,沉疴需下猛药。若是没有猛药,怎么能让头脑过热的杨奇降温清醒?孔晟看准了杨奇的性子,他虽然城府深沉权谋胆略过人,但却多疑善变,还有点优柔寡断。

纵然孔晟这一次选择直接揭破杨奇的野心和伤疤,触怒于他,但一时间杨奇顾忌太多,也很难立即向孔晟下毒手。毕竟现在的孔晟名气太大,又有朝廷的钦差特使即将到来,暂时动不得。

第六十五章 钦差到(1)

杨奇什么时候走的,孔晟压根不知。因为他当场就调理内息进入了古井无波的天人合一状态,司马承祯传授给他的是正宗的上清道家上乘功法,坚持不懈的习练,不但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还能强化孔晟对天生蛮力的运用力度。到了高深境界,吐气如剑,拈花摘叶,十步杀人,百步分剑,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当然,本着现代科学精神,孔晟目前对此仍然持一定的怀疑态度。但从自己习练内功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来判断,他觉得修炼内功给他带来了诸多潜在的爆发性能量,都一点点积累储备在身体宝库之中,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这肯定是能救命的。

而且,通过这段时间的坚持练习,他明显感觉到力量的增强,而对于身体力量的掌控也变得更加从容。

这些,对于孔晟来说,都是未来在这个乱世立足自保的本钱,其实比诗文、名声什么的要可靠得多。

孔晟不知自己那推心置腹的一席话对杨奇会不会真正产生作用,但很显然,杨奇不是莽夫——事实上,他的城府和头脑以及权谋手段,在大唐高级官员中是不多见的,他一定会权衡形势谋而后动,不会草率起事。

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在孔晟看来,杨奇就已经算是失去了趁乱割据江南的最佳时机——等大唐朝廷平息完安史之乱,给杨奇三个胆子他都不敢妄动。

即便是现在,江南这边有一丝风吹草动引起朝廷警惕的话,山南、剑南两道兵马夹击而下,江南不攻自破。以杨奇手下这点没有经历过真正战场洗礼的武装力量,很难抗衡朝廷的剿灭。

杨奇回到杨府躲到书房里大醉了一场。他不得不承认,孔晟对于天下大势的分析精辟入里,除非安贼能彻底消灭了李唐朝廷,天下间群雄并起,江南一地才有割据一隅的机会,否则,就是自寻死路。

想通了这一节,杨奇心情之烦躁、之失望、之焦虑可想而知。

因而在第二日清晨,再次推门走出书房出现杨宽等下人视野中的杨奇,竟然一夜之间白发丛生,原本乌亮的黑发骤然间两鬓花白,而神色更是憔悴无比。

杨宽陡然一惊,忍不住发出一声细微的惊呼。

而其他几个家丁则相视间目瞪口呆,却也不敢多望,很快低下头去,在心里嘀咕着自家老爷究竟是为何至此。

“老爷!”

杨奇则无动于衷地挥了挥手,裹紧了披风,大步向前走去,撂下一句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