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虽然孔晟没有任何凭据,但有些事有些人,在周氏的记忆深处尘封了几十年,连高承义都不曾知悉,如今被孔晟一个少年郎一一道出,周氏还能怀疑什么?

周氏最后伤感悲痛难抑,真情流露,竟然将孔晟抱在怀中流泪不止。

孔晟微有汗颜,暗道一声侥幸。不管高承义父子如何,这周氏却是心底善良端淑贤惠,自己如此虚言欺骗,他心里多少有点惭愧。只是为了自保和渡过这场危机,他也顾不上许多了。

高亮也在旁陪着流了一场泪。

周氏最后热情邀约孔晟在府上用午餐,吩咐高亮务必要关照孔晟,同时希望孔晟能入住高府,以便于她时时可见到他这个当年恩姐的骨血后裔。

这场认亲获得极大成功。

孔晟离开高府之后,高亮又折返回母亲的小院,见父亲高承义也在,赶紧大礼参拜下去:“儿子见过父亲大人!”

高承义年约四旬,面目清瘦,没有穿官袍,却也别有一番威严气度。他摆摆手,淡淡道:“将那孔生送走了?他的来历可曾查清?”

高亮恭谨回答:“父亲大人,他的话应该不会有假。不过,我会派人潜入江南去调查,若是他敢登门骗亲,儿子一定饶不了他!”

周氏在一旁不满地插话道:“夫君,还查什么?妾身的乳名,几十年前的那些旧事,除了妾身和萍姐姐之外,没有人知道,而且妾身看他的眉眼,与萍姐姐依稀相似,他一定是萍姐姐的亲孙!”

“夫人,此人来历不明,又无任何凭据,怎么能就凭几句话就相信了他?若是他是官府的奸细,混进我们高府来,那还得了?”高承义皱眉。

周氏不以为然地道:“夫君,他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郎,怎么可能是官府的尖细?再说了,他只是来济阴郡投奔妾身生活,随意给他安排一个官职就是了,如果你不放心,就不让他进府来住,在外边给他一个住处。”

高承义笑了:“夫人说的也是,倒也不必太放在心上。不过,此子的来历还是要查清的,老夫还是有些疑虑,当年那场变故之后,夫人娘家族人分崩离析各奔前程,有一支去了江南是不假,但时隔数十年,他们又如何知道夫人在济阴郡呢?而且,早不来晚不来,选择在这个时候来济阴郡,真是让老夫感觉不太对劲。”

周氏一怔,但想了想,她又随意解释道:“夫君,你昔日在朝为官,声名远播,这些年来,来投奔我们的周氏族人也不少了,江南的萍姐姐知道我嫁进了凤翔高氏,有什么好奇怪的?”

高承义似笑非笑,却是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夫人周氏的这个理由,貌似不无道理,但实际上仔细想想,还是有些牵强的。

高承义向高亮投过深深的一瞥。

高亮心领神会,向父亲深鞠一躬:“请父亲大人放心,儿子一定照看好孔生。”

高承义大笑。

这对父子都是性格多疑之人,孔晟的来历有些不明、话语有些漏洞,要想全部打消高家人的猜疑,除非高亮派出去潜入江南的人得到有力证据。

孔晟其实也知道高氏肯定会派人去江南调查他的来历。但孔晟却有恃无恐,战乱时节,此去江南,一个往返,再快也得数月的时间,等到了那个时候,他早就离开济阴郡了,还管得了那么多。(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四章 雪荔(1)

一日之后。

孔晟一行人大摇大摆地住进了高亮出面安排的一间距离高府不远的宅子,公开的名义是高府内眷的远亲。而在高府上下,有不少下人也已经见到孔晟本人或者听说过孔生这个名字

总而言之,老夫人的侄孙、一个来自江南的孔姓书生少年郎,近日来高府投亲,深得老夫人看重,这样的消息不胫而走。

两日来,高承义的夫人周氏已经两次唤孔晟进府说话,谈的无非是她的恩姐——孔晟口中编造杜撰出却与事实不谋而合的“先祖母周萍”那些陈年旧事,提及当年凤翔周氏的不幸变故和她不及十岁被族人收养、幸得周萍看护数年的童年经历,周氏不胜唏嘘。

周氏爱屋及乌,对孔晟很是喜爱,接连赏赐了不少东西。还在府中传令下去,今后孔晟可自由进出高府,随时可来见她。

周氏越是如此慈善和真诚,孔晟就越加觉得汗颜。

他也没有想到,根据野史轶闻虚构出的出身竟然与周氏的过往歪打正着。而这,基于周氏对于恩姐的无比怀念和感激之情,基于周氏对凤翔周家家道中落的感慨伤感,便成为孔晟如今滞留济阴郡城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