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 (第1/4页)

尚牡勒獠徽�悄阆M�吹降慕峁�穑�

孔晟太了解李亨此刻复杂的真实心态了。

他一方面准备立李俶为储君,又担心李俶会权势过大膨胀,从而危及到他的皇位,所以他已经在暗中出手培植李俶的对立面——而孔晟,或许正是他布局的棋子之一。

当皇帝的时间越长,李亨集权的权力**就越大,这毫无疑问。这种号令天下生杀予夺的大权独揽和高高在上,这种无上的荣耀诱惑,谁都无法抗拒。

所以,尽管李亨是当年的深受其害者,曾经对父皇李隆基的做法怀恨在心,但到头来,当了皇帝的他又重新走上了李隆基的老路。他现在使用的手段和暗中的布局,一旦实现,其实比李隆基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亨的皇位来之不易,这就可以理解他对皇位宝座的无比看重和极度敏感,其实超越了他的父亲李隆基乃至祖父以上数代皇帝。

皇长子李俶的权势冲天,郭子仪、李光弼这些宿将的功高盖主,还有太上皇李隆基可预见的幕后渗透,这些都是李亨眼里的重大威胁。

别看他作为皇帝,实际上受到诸多掣肘。真正的权力都掌握在李俶这些人手里,分散在文武大臣手里,因此很多时候他这个皇帝在朝堂上就显得颇为无奈。

就说迎李隆基还朝的事儿吧,这哪里是他的本意,终归还是受到一些拥戴太上皇的朝臣的无形胁迫裹夹。郭子仪和李光弼就曾经两度上书,请他下诏迎太上皇还朝。

从这个角度上说,李亨必须要暗中培植属于自己的绝对力量。无论是朝政还是军队,他都需要一群效忠于皇帝的臣属,来消除一些潜在的隐患。

李亨关注孔晟其实很久了。他从河南捷报传来的时候,就动了更深层次的念头。而过去种种,无不可以视为他对孔晟的观察和考察。

孔晟文武双全,文名动天下,武有万人敌的美誉,更重要的是,他还年轻,又不属于任何一方势力范畴,这样的人在李亨看来,只要施以恩宠,就很容易变成自己的铁杆心腹。

因此,孔晟成为李亨棋局中不可替代的、应运而生的重要棋子。尽管李亨并不知道,孔晟这个棋子实际上最难掌控的。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七章 惴惴不安的皇帝

李亨轻叹一声,叹息声在空荡的大殿中久久回荡着:“孔晟,朕虽为皇帝,但在很多时候,朕也很无奈。”

“你在朝中并无根基,如今又得罪了楚王,明日朕会召你入朝,但在朝会上,恐怕不少人会百般阻拦朕对你的封赏,朕希望你有个思想准备吧。”李亨摆了摆手,袍袖飞扬。

孔晟躬身下去:“臣谨记在心。”

“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记住,朕是信任你的。”李亨微微一笑,突然又道:“朕听闻你在夏邑练军,以两千人竟然操练出一支数万人骁勇之师,更是在河南战无不胜……”

孔晟心头一动,暗自揣摩着皇帝的真实心思,保持着应有的恭谨和沉默。

“若是朕……”李亨深深凝望着孔晟,一字一顿道:“若是朕将夏邑军调至长安,专司护卫朕躬宫禁,你以为如何?”

孔晟恍然大悟。

皇帝这是信不过李俶掌控着的长安禁军了,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试图将夏邑军转化为自己的皇帝亲军。目前,郭子仪和李光弼两路大军名义上都归李俶统率,而拱卫长安的禁军更是直接在李俶的领导之下。

剥夺李俶乃至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兵权,李亨目前还不敢,一旦他有所动作,必然引起强烈的反弹。

孔晟知道自己既不能不答应,也不能答应得太爽快,否则还是会引起皇帝的猜疑。

他故作沉吟了一下,轻轻道:“陛下,夏邑军虽然成军时间尚短。但经过河南诸多战阵锤炼。战斗力丝毫不弱于郭子仪与李光弼所属兵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

“但是什么?”李亨目光炯炯。

“夏邑军整体对陛下、对朝廷的忠诚毋庸置疑,但,夏邑军的来源出身毕竟非常复杂,有奚兵、有叛军俘虏、还有江湖草莽之辈,一旦驻防京城,臣担心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孔晟轻轻道。

李亨大笑起来:“这无妨。长安禁军中有半数都是叛军俘虏归顺过来,这不算什么。只要对朕忠诚不二,足矣了。朕不吝于信任、不吝于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