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 (第1/4页)

“这些人,就知道在朕面前呱噪!朕不用见他们,就知道他们要干什么,无非是群起而讨伐,将兵败的责任推给郭子仪这些人,然后落井下石,企图浑水摸鱼吧。”

李亨冰冷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久久回荡着,李辅国大惊,皇帝的态度较方才有了本质的变化,他有心要出殿去通知李俶一声,却又不敢妄动。

这个时候,鱼朝恩毕恭毕敬地走进殿来,面向皇帝拜了下去:“陛下,奴婢已经将陛下诏命传达给楚王等一干大臣,请满朝文武去含元殿候命。”

李亨微微点头,淡淡道:“鱼朝恩,你退下吧。”

鱼朝恩不敢迟疑,立即拜了一拜,然后倒退着离开了麟德殿。

李辅国在一侧听了心头更是震惊。皇帝为什么又传诏命,让满朝文武改去含元殿呢?反正不过是议事,麟德殿正好,何必多此一举?皇帝此举究竟是什么意思?

到了这个时候,李辅国突然意识到,原本认为对皇帝心思了若指掌的自己,如今在揣摩皇帝心思的时候竟然一头雾水了……面前的皇帝,貌似疲惫羸弱,其实深不可测!

李亨回头扫了李辅国一眼,目光沉凝。

李辅国慌不迭地垂首拜了下去,不敢正视皇帝隐隐有些咄咄逼人的威严目光。

李亨突然轻笑一声:“辅国,你是跟随朕多年的老人了,自朕当年为太子时就在朕的身边,这些年,也是苦了你了。对于你,对于当年那些与朕共患难的侍卫、太监、宫女,朕其实一日不曾忘记。”

李亨的声音竟然有些感慨。

李辅国却是听得毛骨悚然,诚惶诚恐地躬身下拜,他摸不准皇帝突然提起这茬,究竟是要做什么。如果是单纯的回忆和感慨往事倒也罢了,就怕……

李亨自顾说着过往。他当太子时的境遇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反正他****处在惴惴不安的状态中,虽然名义上是大唐储君,但手中却无一丝权力,更时时刻刻要担心会触怒皇帝而被废除。

从被推上政治前台的那一刻起,李亨就被显而易见的政治威胁所包围。威胁首先来自宰相李林甫,后来又是杨国忠等,各种威胁各种陷阱各种构陷一直包围着李亨,两次大案,两次婚变,接踵而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都与自身个人安危直接相关,李亨身心由此蒙受巨大的创伤,精神受到极大刺激,人未至中年,竟然头生华发。

直到安禄山叛军进攻长安,祸及天下,李隆基仓皇逃离长安,这才给李亨带来了机会。悲凉太子的命运,由此否极泰来。

在李亨为太子的艰难岁月中,有不少人为他牺牲。而活下来的,如今也不多了。李辅国算是其中一个。

李亨凝望着眼前诚惶诚恐的李辅国,眼眸中的一丝不忍渐渐敛去,他突然轻笑一声道:“辅国,你择机召集当初的东宫老人,送进宫来,朕有重赏。”(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五章 谁是最后的赢家(5)

第三百七十五章谁是最后的赢家(5)

李辅国如释重负,浑身出了一身冷汗。

他从皇帝意味深长的话里察觉出了一丝不妙的迹象,皇帝突然怀旧,隐隐有将他驱逐出宫安排他养老的意思。

李辅国拜伏下去,痛哭流涕道:“陛下,奴婢遵命!当日东宫宫女、侍卫以及属员干吏,尚有不少人健在,奴婢改日一定召集这些老人,进宫来拜见陛下!”

李亨摆了摆手,嗯了一声道:“然。辅国,告诉他们,朕无一日不在想念他们,他们当年对朕的维护之心,与朕同甘共苦,朕铭记在心!”

“奴婢等为陛下尽忠,是本分……”李辅国的情绪也有些激动起来。

李亨笑了笑:“好了,你也退下去吧。朕要一个人静一静,好好想一想。”

李辅国不敢迟疑,立即起身退出了殿去。

孔晟缓步从宫道上走来。

麟德殿外的群臣正要改去含元殿,见到孔晟,都暗自吃了一惊。孔晟与朝臣的关系并不好,与大多数人并无交往,所以也没有人过来跟孔晟打招呼,孔晟就面不改色地径自进殿,自有禁军武士迎他入内。

李俶凝望着孔晟进殿的飘逸背影,神色微有阴沉。

皇帝竟然要先见孔晟,这让李俶心里非常愤怒。

孔晟进殿不久,皇帝就离开麟德殿移驾含元殿,命等候群臣自李俶以下悉数进殿面君。

李亨昂首站在皇台上,望着秩序井然进殿归班站好向自己山呼万岁请安的满朝百官,深沉的目光从楚王李俶的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