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 (第1/4页)

工人罢工的事压下去后,温麦雪还是在旁等待着,眼看就要进入春季销售旺季,埃斯普少了打板和制衣师父,就等于没有新品上市。没有新品上架,埃斯普是熬不过这个月的。

可是埃斯普的工厂还是连夜加班加点着,在罢工和挖角潮后,它又还能生产些什么?

紧接着,每家埃斯普的专卖店前,都拉出了一条横幅,写着:“埃斯普春季购物月”。每一件都是老款式,可是又不是破旧的老款式,埃斯普连夜加班加点,生产的竟然全都是老款式。

老款式,就可以暂时避让开缝纫师和打板师空缺造成的样衣困难。只不过这样也只能是暂时缓解眼前的危机而已。温麦雪还是按捺住了,在旁冷眼看着,苏子曾熬过了这个月后,又还有什么招数可使。

用旧货打折销售的点子是林樱和吉姆一起想出来的,她们也知道这招只能挡一阵子,连夜的加班加点,工人的加班费用就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急得团团转的吉姆和林樱在苏子曾身上看不出丝毫紧张的影子,她居然还有心思,陪着苏庆长去了东南沿海。

这时候去东南沿海做什么?苏子曾可没像林樱他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在解决了罢工危机后,她就已经眉毛胡子一把抓,想着怎样解决“人才危机。”

苏庆长看见之后,就问了几句,听完之后,苏庆长就提了个意见:“如果莫城呆不住了,那就走出去,如果本地人才留不住了,那就将人引进来。对于得罪过自己的人,无论是曾经的员工还是敌人,都要狠追猛咬,绝不可以松口。”用人和经营企业,就和疏通水路一样,适当的围堵,适当的疏导,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还得先解决了燃眉之急,”苏子曾也知道,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受了温麦雪和佩罗的损暗招,早就该反咬回来,可是她心里总是有些顾虑,比起父亲来,她终究还是太心慈手软了些。

“Z国什么最多?人多。还怕找不到人,”对于用人这一方面,苏庆长还是有些经验的,“熟练的技术工,就去沿海轻工业城市找,要用劳动力,就往西北中部找。”

寥寥几句话,苏子曾有了些思路,她怎么才反应过来,Z国最大的纺织生产基地,位于东南沿海的广东省,还有东北部的山东省。

Z国是世界工厂,不就是这么几年的事情嘛?现在可能征兆还不明显,可再过五年,全世界都会穿着Z国出口加工的衣服。

所以这一趟东南沿海之行,苏子曾是略带疑虑地去的,回来时,她和苏庆长的关系也比以前更加融洽了,而且她还带回了几名师父和一整飞机的女工。这种打飞的招工的模式,在当时的Z国还算是第一次。这批女工全都是有了纯熟技艺的老女工,在广东打工了多年,工资水平还比不上莫城的一半。

当听说有一个很是和气的女老板要收大批的女工后,就纷纷赶来了。苏子曾从中挑选了一批,将她们带回了莫城。她希望通过这批女工,让莫城的员工,彻彻底底地安静下来,也让他们知道,可以替代他们的人大有人在。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在发生,苏庆长建议苏子曾宁可多花点钱,也不能再将所有的筹码压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在广东,她很顺利地就找到了两名打板师和缝纫师。年纪也比原先的两位师父要轻,能够接受一些更加先进的观念。

“这些人涌入后,莫城的工厂就不够用了,”埃斯普的工厂内招收的员工,大多数是莫城本地人。苏子曾待会的这些女工,是外来人口,除了安排各自的工作以外,还要安排相应的食宿,这样一来,原本就不算宽敞的工厂,就不够用了。

“我这一次在广东,已经和当地的一家纺织厂谈好了合作关系,那边的工厂专门供应东南片区的专卖店。可以的话我们要再在东北和中西北部再开几家工厂,紧挨着各自的省份,供货和物流会方便些。东北地区因为体制改革的缘故,原本的国企下岗的大批女工,可以很好地填补空白,我们可以再筛选出一些各方面都不错的女工,先在莫城学习管理,在分派到其他几家工厂培训和管理,”苏子曾才外出了一趟,带来的消息,就让慕姐等人又吃了一惊。

“我赞成这样做,这样可以降低我们的生产成本,”苏子曾带回来的女工们一进厂,就将原先厂里的工资和工作环境传了出来。吉姆一惊习惯服从苏子曾的命令了,这个弱质纤纤的女人,渐渐有了股让人不容小觑的魔力,周遭每个人看她的眼神都已经不同了。

“那就开始做吧,接下来,就让我们掀起一股降价狂潮,该是时候和ZARA开战了,”苏子曾叫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