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在不知道玄虚子是太无能,还是眼光太差。听玄虚子说起,平素里也有不少善众,如今看来,不过是些士绅商贾之流罢了。想起今日要与清远假扮祖孙,二探大相国寺,该用什么言语去争取她呢?

卯时三刻已到。

吱呀——汴京的南城门缓缓打开,已经等了许久排了老长的队伍一下子热络起来。李宏带着他管下所有人,严阵以待。队伍终于缓缓的前进。杨得广推着板车,一步一挪走得焦急。

汴京城各条大街小巷都人声渐起,惊得早起的鸟儿一时乱飞。平日里习惯这时候起床的人们都错觉今日是不是起来迟了。各处都热闹了许多。

陈府马车驶过东大街的时候,初生的太阳已经渐渐升起。柱子坐在马车踏板上,浑然不觉得早晨的冷风,满是好奇的朝前面张望。远远的看见了大相国寺的正门,门外已经停了十几辆车。其中不乏有装饰华丽的,柱子想,这国师太医的名头就是好用。达官贵人们也跑来看义诊了。

正文 十、门庭若市

大相国寺门前,一字排开,站着五位知客僧。见得又有一辆马车过来,皆微笑静待。陆管家先自马车上下来,快步走到众僧面前,恭敬施了一礼道:“阿弥陀佛,诸位师傅请了。”

最左侧一僧人上前一步道:“施主免礼!”抬头看了一眼他们的马车,心中略作判断,平和道:“贫僧法相,敢问是府上家眷来烧香或是求诊?”

陆管家连忙答道:“求诊。我家小姐不足半岁,夜哭不止,看过几位有名大夫都不见好,夫人心切,特来求诊太医。”

法相微微点头问道:“不知是哪家府上?”

陆管家谨慎答道:“我家主人姓陈,不是汴京本地人。还望师傅慈悲!”说罢从袖子里偷偷递出一张二十两的银票。

法相接过,合什一礼道:“贫僧代敝寺谢过陈施主添的香油钱。众生皆得佛祖怜悯,异乡人更是不易。”说罢掏出一个标记‘十五’的竹牌递给陆管家道:“只是今日义诊,病患不少,按先后次序排号等候便是。”

陆管家接牌谢过。法相遂命小沙弥引导车马停在一旁。才对陆管家道:“因今日人多,方丈恐乱了法度,特地吩咐,若是女眷,引往西殿歇息。家下奴才一律只在寺外等候。”

陆管家有些迟疑,何妈妈这时已经下车跟来。闻言上前一步道:“方丈想得周到。我家夫人只带两个婢女和我这个老婆子进去即可。”

法相瞧何妈妈语气谦卑,料想也不是什么大有来头的府邸,便从容道:“如此甚好,请跟我来吧。”

何妈妈道了一声谢,回身扶着少夫人长宁下了马车。木樨抱着小姐跟着,最末才是提了香烛供品的芙蓉。

一行人跟着法相进了寺门,转了几个弯,便进了一座偏院,院中一座三门红墙的殿宇,想来就是法相口中的西殿了。这殿宇虽不似主殿那般巍峨壮大,却胜在清静。法相将她们请进一间厢房,施礼告辞道:“夫人在此稍候,义诊辰时中便开始,到时自有执事僧人前来传诊。若有事,便吩咐殿中的小沙弥即可。贫僧尚有职司,少陪了!”说罢转身离去。

长宁使了一个眼色,何妈妈会意。跟着法相出了房门。又塞了张银票,客气道:“有劳师傅了。这是夫人感激师傅带路的心意。”法相笑道:“那就却之不恭了。不好再去打扰夫人休息。这位妈妈代我致意吧。”

何妈妈笑道:“师傅莫太客气。我家夫人还想拜佛请愿,为我家小姐祈福。不知去哪里方便?”

法相道:“此殿供奉的正是观音大士,那义诊之地就在药师佛殿外。两处都可。”

何妈妈谢过,这才低声道:“不瞒法相师傅,我家小姐本是请了汴京城里慈济堂方大夫看了的,只是一直不见好,这次到大相国寺就是想请太医看看。我知道方大夫这次也来坐诊,不知道法相师傅可否行个方便,将我们领到太医案前?”

法相闻言,思忖片刻道:“这也不难,我知会一声传诊的执事师兄便是。”

何妈妈听了放下心来,千恩万谢,又郑重将法相送到院门口,正赶上又有女眷进来。就不便再多说,回房去了。

等到杨得广气喘吁吁推着板车到达大相国寺门口的时候,这里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先头五个迎客僧明显是不够用了。寺里又出来几个执事僧维持着秩序。杨得广急忙将板车推到一边,嘱咐母亲在车上等着,自己奋力往里头挤去。好不容易挤到跟前,眼见知客僧手中号牌不多。杨得广凑近哀求道:“大师慈悲,我娘是大相国寺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